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35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还包括设于所述阳极板一侧表壁的阳极阶梯二分配区,所述阳极板另一侧表壁设有流道混合区;设于所述阴极板一侧表壁的阴极阶梯二分配区,所述阴极板另一侧表壁设有光滑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多个分配区,分配区和反应区联合增大了燃料电池的活性面积,同时在不同分配区上设计了均流机构,进行有效混合,同时设计了V型的冷却过桥,让流动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具体是指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


技术介绍

1、液冷燃料电池极板是液态冷却剂直接流过电池极板以控制电池温度的一种设计,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液冷燃料电池极板的设计旨在提高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电池能够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这种设计可以帮助控制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池过热并提高整体的性能表现,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在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替代方案。

2、但现有的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燃料电池极板活性面积指的是电极表面上可用于电化学反应的活性区域的总面积;在燃料电池中,电极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关键位置,它们承担着催化反应的作用;极板活性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能量产出和效率;较大的活性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置,从而增加反应速率并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但现有的液冷燃料电池极板活性面积过小,不能够过多地提供反应面积。

4、(2)现地燃料电池极板在冷却液体流动过程中,会产生流动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不能够及时、迅速的对电池进行高效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通过设计多个分配区,分配区和反应区联合增大了燃料电池的活性面积,同时在不同分配区上设计了均流机构,进行有效混合,同时设计了v型的冷却过桥,让流动更加均匀。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包括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还包括设于所述阳极板一侧表壁的阳极阶梯二分配区,所述阳极板另一侧表壁设有流道混合区;设于所述阴极板一侧表壁的阴极阶梯二分配区,所述阴极板另一侧表壁设有光滑面。

3、进一步地,所述阳极阶梯二分配区包括第一进流区、阳极分配区、阳极反应区和第一出流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第一出流区之间设有阳极分配区,所述阳极分配区之间设有阳极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所述第一出流区贯穿设于所述阳极板上。

4、进一步地,所述阳极分配区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和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边缘设有第一引导线,所述第一引导线一端连接设有第二引导线。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导流体,所述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均流柱;所述阳极板厚度为1mm-1.5mm,所述第一引导线角度为10°~15°,所述第二引导线角度为5°~10°,所述第一进气口角度为10°~45°。

6、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混合区上第一进流区和所述第一出流区之间设有过桥区,所述过桥区之间设有分散区,所述分散区之间设有冷却反应区,所述过桥区上依次设有阳极气体过桥、冷却液体过桥和阴极气体过桥,所述冷却液体过桥为v型设计。

7、进一步地,所述阴极阶梯二分配区包括第二进流区、阴极分配区、阴极反应区和第二出流区,所述第二进流区和第二出流区之间设有阴极分配区,所述阴极分配区之间设有阴极反应区,所述第二进流区和第二出流区贯穿设于所述阴极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阴极分配区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和第二阴极阶梯分配区,所述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边缘设有第三引导线,所述第三引导线一端连接设有第四引导线。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二导流体,所述第二阴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二均流柱;所述阴极板厚度为0.5mm-1mm,所述第三引导线角度为10°~15°,所述第四引导线角度为5°~10°,所述第二进气口角度为10°~45°。

10、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方案提供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通过设计分配区联合反应区的方式,增加了燃料电池极板的活性面积,从而能够保证燃料电池极板能够充分实现电化学反应,增加了燃料电池的转换效率。

12、(2)本方案提供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通过设计v型的冷却过桥,使冷却液在充满冷却腔体时更加均匀,在冷却液充满分配区后,向冷却流道流动时,没有转弯变径等复杂路径,因此流淌阻力较小,这样燃料电池的温度会更加均匀。

13、(3)本方案提供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将过桥集中于阳极板上,进而减小了阴极板的加工工序,同时无需占用阴极板的厚度,因此阴极板相比常规的设计方案要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阶梯二分配区包括第一进流区、阳极分配区、阳极反应区和第一出流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第一出流区之间设有阳极分配区,所述阳极分配区之间设有阳极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所述第一出流区贯穿设于所述阳极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分配区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和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边缘设有第一引导线,所述第一引导线一端连接设有第二引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导流体,所述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均流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厚度为1mm-1.5mm,所述第一引导线角度为10°~15°,所述第二引导线角度为5°~10°,所述第一进气口角度为10°~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混合区上第一进流区和所述第一出流区之间设有过桥区,所述过桥区之间设有分散区,所述分散区之间设有冷却反应区,所述过桥区上依次设有阳极气体过桥、冷却液体过桥和阴极气体过桥,所述冷却液体过桥为V型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阶梯二分配区包括第二进流区、阴极分配区、阴极反应区和第二出流区,所述第二进流区和第二出流区之间设有阴极分配区,所述阴极分配区之间设有阴极反应区,所述第二进流区和第二出流区贯穿设于所述阴极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分配区上依次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和第二阴极阶梯分配区,所述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边缘设有第三引导线,所述第三引导线一端连接设有第四引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二导流体,所述第二阴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二均流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厚度为0.5mm-1mm,所述第三引导线角度为10°~15°,所述第四引导线角度为5°~10°,所述第二进气口角度为10°~4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阶梯二分配区包括第一进流区、阳极分配区、阳极反应区和第一出流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第一出流区之间设有阳极分配区,所述阳极分配区之间设有阳极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流区和所述第一出流区贯穿设于所述阳极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分配区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和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边缘设有第一引导线,所述第一引导线一端连接设有第二引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导流体,所述第二阳极阶梯分配区上设有第一均流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厚度为1mm-1.5mm,所述第一引导线角度为10°~15°,所述第二引导线角度为5°~10°,所述第一进气口角度为10°~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阶梯式二分配区液冷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混合区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董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梦氢南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