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23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包括防护网和固定机构。本技术通过可固定防护网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锥、底盘和警示机构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实现对防护网的连接以及固定于山坡等位置,对如滑坡产生的石块等进行拦截,并及时对周围进行警示,警示机构包括拉动机构和弹出机构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对发生灾害的位置发出提醒,警示周围的人,避免其受到灾害的伤害,且拉动机构包括空腔一、敲击件、空腔二、弹簧和空腔三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通过吸收灾害产生时的动能进行驱动,避免了需要额外安装动力装置,较为环保,且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和地热害等。

2、现在为了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护,通常会选择在山坡上安装防护网,在产生滑坡时,降低其产生的危害。

3、但是现有的防护网防护功能较为单一,且大多数缺乏相应的警示功能,在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初期可能由于破坏力小,动静轻等因素,人们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进而可能导致防护效果不佳,无法对人员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包括可对山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网,还包括可连接防护网并将其固定于山体上的固定机构;

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锥、底盘和警示机构,所述固定锥外侧靠近顶端的位置连接有一组底盘,所述固定锥顶端设有一组警示机构,且所述底盘顶面中端设有一组金属环。

4、优选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拉动机构和弹出机构,所述拉动机构底端连接于固定锥顶端,所述弹出机构连接于拉动机构顶端。

5、优选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拉动件、空腔一、敲击件、空腔二、弹簧、空腔三和连接件,所述拉动件底面对应金属环的位置设有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敲击件,所述敲击件的内端皆连接于固定锥外顶端,且所述拉动件顶中端开设有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内底端对应弹出机构底外侧的位置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弹簧,且所述拉动件外端等间距的设有四组空腔三,且所述空腔三内皆设有一组连接件。

6、优选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收纳舱、螺纹杆、密封盖和弹出件,所述收纳舱底端连接有一组螺纹杆,所述收纳舱顶端连接有一组密封盖,且所述收纳舱内中端设有一组弹出件。

7、优选的,所述固定锥顶端贯穿拉动件底中端接触到收纳舱底端,且其顶中端设有对应螺纹杆的螺纹槽。

8、优选的,所述空腔一内顶端靠近敲击件外端的位置皆通过两组卡扣进行限位。

9、优选的,所述收纳舱可置于空腔二内,且四组所述弹簧顶端分别连接于一组连接环底端,所述连接环顶端可接触到收纳舱底面。

10、优选的,所述弹出件外侧涂有带荧光的鲜艳颜料。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通过可固定防护网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锥、底盘和警示机构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实现对防护网的连接以及固定于山坡等位置,对如滑坡产生的石块等进行拦截,并及时对周围进行警示,警示机构包括拉动机构和弹出机构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对发生灾害的位置发出提醒,警示周围的人,避免其受到灾害的伤害,且拉动机构包括空腔一、敲击件、空腔二、弹簧和空腔三等组件,相互配合下可通过吸收灾害产生时的动能进行驱动,避免了需要额外安装动力装置,较为环保,且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包括可对山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网(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23)包括拉动机构(231)和弹出机构(232),所述拉动机构(231)底端连接于固定锥(21)顶端,所述弹出机构(232)连接于拉动机构(231)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231)包括拉动件(2311)、空腔一(2312)、敲击件(2313)、空腔二(2314)、弹簧(2315)、空腔三(2316)和连接件(2317),所述拉动件(2311)底面对应金属环(221)的位置设有空腔一(2312),所述空腔一(2312)内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敲击件(2313),所述敲击件(2313)的内端皆连接于固定锥(21)外顶端,且所述拉动件(2311)顶中端开设有空腔二(2314),所述空腔二(2314)内底端对应弹出机构(232)底外侧的位置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弹簧(2315),且所述拉动件(2311)外端等间距的设有四组空腔三(2316),且所述空腔三(2316)内皆设有一组连接件(23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232)包括收纳舱(2321)、螺纹杆(2322)、密封盖(2323)和弹出件(2324),所述收纳舱(2321)底端连接有一组螺纹杆(2322),所述收纳舱(2321)顶端连接有一组密封盖(2323),且所述收纳舱(2321)内中端设有一组弹出件(23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锥(21)顶端贯穿拉动件(2311)底中端接触到收纳舱(2321)底端,且其顶中端设有对应螺纹杆(2322)的螺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一(2312)内顶端靠近敲击件(2313)外端的位置皆通过两组卡扣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舱(2321)可置于空腔二(2314)内,且四组所述弹簧(2315)顶端分别连接于一组连接环底端,所述连接环顶端可接触到收纳舱(2321)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件(2324)外侧涂有带荧光的鲜艳颜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包括可对山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网(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23)包括拉动机构(231)和弹出机构(232),所述拉动机构(231)底端连接于固定锥(21)顶端,所述弹出机构(232)连接于拉动机构(231)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地质灾害治理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231)包括拉动件(2311)、空腔一(2312)、敲击件(2313)、空腔二(2314)、弹簧(2315)、空腔三(2316)和连接件(2317),所述拉动件(2311)底面对应金属环(221)的位置设有空腔一(2312),所述空腔一(2312)内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敲击件(2313),所述敲击件(2313)的内端皆连接于固定锥(21)外顶端,且所述拉动件(2311)顶中端开设有空腔二(2314),所述空腔二(2314)内底端对应弹出机构(232)底外侧的位置等间距的设有不少于四组的弹簧(2315),且所述拉动件(2311)外端等间距的设有四组空腔三(2316),且所述空腔三(2316)内皆设有一组连接件(23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贺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顺地勘建设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