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cro LED模组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99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MicroLED模组,属于MicroLED模组显示领域。一种MicroLED模组,包括:电路主板,还包括:多组电路副板,等距排列在所述电路主板上,且所述电路副板与电路主板可拆卸连接;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副板远离电路主板的一侧;分级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远离电路副板的一侧;本技术有效地防止电路主板受力不均匀而断裂,通过散热腔和散热孔,有效地提升对电路主板、电路副板和分级模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micro led模组显示,尤其涉及一种micro led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1、在显示设备领域,像素密度是衡量显示设备性能的重要衡量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于micro led领域的巨量转移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将数量众多的芯片转移至发光背板上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2、目前,将大量的led元件同时转移电路板上,由于电路板上的芯片数量巨大,其中部分芯片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由于芯片数量巨大,进而会导致micro led的良品率下降,后期维修困难,从而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23336184.9,申请日为:2020-12-3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micro led模组及显示器。本技术的micro led模组中,多个第一印制电路板板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印制电路板,因此可将第二印制电路板划分为多个第一印制电路板区域,将原来安装于一个印制电路板上的led元件分配到多个第一印制电路板上。由于第一印制电路板的尺寸减小,在后期维修过程中,第一印制电路板上的硬胶体层也更好融化,更方便后期的维修;在第一印制电路板无法维修时,可以用备用的第一印制电路板进行替换,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报废成本。

4、上述专利很好的解决了micro led模组后期维修困难而造成不必要浪费的问题,但上述专利中第一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在第二印制电路板上,当第二印制电路板尺寸逐渐增大时,受显示器放置角度的影响,有可能会使第二印制电路板受力不均匀,导致第二印制电路板从相邻的两个第一印制电路板之间断裂,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micro led模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micro led模组,包括:电路主板,还包括:多组电路副板,等距排列在所述电路主板上,且所述电路副板与电路主板可拆卸连接;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副板远离电路主板的一侧;分级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远离电路副板的一侧;多组led模组本体,呈矩阵排列在所述分级模组上,且所述分级模组、电路副板和电路主板电性连接;第一间隙,设置在两组相邻的电路副板之间;定位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定位管的两侧与电路副板贴合。

4、为了便于电路主板与电路副板连接和拆卸,优选地,所述电路主板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连接柱,所述电路副板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柱匹配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5、为了便于对分级模组拆卸,优选地,所述分级模组的两段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

6、为了便于对分级模组、电路副板和电路主板散热,优选地,所述定位管上设置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散热孔,且所述定位管内对称设置有散热腔,两个所述散热腔相互连通。

7、为了便于提升led模组本体的光线均匀度,所述分级模组上设置有多组反光镀膜,所述反光镀膜与led模组本体相匹配。

8、为了便于对定位管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管两段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电路主板相匹配,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上侧散热腔过盈配合,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下侧散热腔匹配的排气口。

9、一种显示器,包括micro led模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icro led模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micro led模组,通过设置定位管,使定位管的上侧和下侧均与电路副板相贴合,定位管为t字型,进而有效地防止电路主板受力不均匀而断裂。

12、2、该micro led模组,通过散热腔和散热孔,有效地提升对电路主板、电路副板和分级模组的散热效果。

13、3、该micro led模组,通过将该led模组本体所在列的两侧的限位板拆除,并将定位管抽出,然后通过第一凹槽将该led模组本体所在的分级模组和电路副板取出,并对其维修或更换,进而有效地提升对损坏的led模组本体进行维修和更换。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有效地防止电路主板受力不均匀而断裂,通过散热腔和散热孔,有效地提升对电路主板、电路副板和分级模组的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croLED模组,包括:电路主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1)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连接柱(101),所述电路副板(2)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柱(101)匹配的第二连接柱(201),所述第二连接柱(201)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模组(3)的两段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4)上设置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散热孔(401),且所述定位管(4)内对称设置有散热腔(402),两个所述散热腔(402)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模组(3)上设置有多组反光镀膜(303),所述反光镀膜(303)与LED模组本体(302)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4)两段对称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与电路主板(1)相匹配,所述限位板(5)上固定连接有插块(501),所述插块(501)与上侧散热腔(402)过盈配合,且所述限位板(5)上开设有与下侧散热腔(402)匹配的排气口(502)。

7.一种显示器,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croled模组,包括:电路主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1)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连接柱(101),所述电路副板(2)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柱(101)匹配的第二连接柱(201),所述第二连接柱(201)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模组(3)的两段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icrole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4)上设置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散热孔(401),且所述定位管(4)内对称设置有散热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月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美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