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70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所述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初步确定下部空间所需的高度H<subgt;0</subgt;;步骤S2:根据每级梯田的高度H<subgt;t</subgt;,计算由多级梯田的高度整合为H<subgt;0</subgt;所需的梯级数n,并根据n×H<subgt;t</subgt;的数值将H<subgt;0</subgt;调整为H<subgt;p</subgt;,使得H<subgt;p</subgt;=n×H<subgt;t</subgt;‑上部覆土厚度H<subgt;s</subgt;,且H<subgt;p</subgt;≥H<subgt;0</subgt;;步骤S3:剥离该n级梯田的耕作层,就近临时存储;步骤S4:自该n级梯田的最高级向下挖掘下部空间所需深度H<subgt;p</subgt;、上部覆土厚度H<subgt;s</subgt;、下部空间的底部结构深度H<subgt;b</subgt;;步骤S5:建设下部空间S及其上部边缘挡土墙D;步骤S6:在下部空间顶面及边缘挡土墙D围合的区域内回覆土壤及耕作层。该技术可增加耕地净面积,小田并大田,消除梯田田块凹凸侧的属性差异,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并新增下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综合整治领域,具体涉及梯田综合整治技术。


技术介绍

1、目前,土地综合整治的做法主要是对未利用地、边角地、农田、林地、低效建设用地等进行的整理、改造等,以提高目标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总量。

2、梯田地区存在较多问题。首先,为了抵抗土层的侧推力,梯田的田坎边坡需要一定坡度,导致田坎系数较高,使得净耕地面积减小。另一方面,梯田的凹凸侧存在温湿度、日照时长、风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作物生长条件的差异。第三,梯田田块较窄、有高差,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第四,田坎的边坡面有着良好的日照条件,却未加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做法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所述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s1:初步确定下部空间所需的高度h0;

5、步骤s2:根据每级梯田的高度ht,计算由多级梯田的高度整合为h0所需的梯级数n,并根据n×ht的数值将h0调整为hp,使得hp=n×ht-上部覆土厚度hs,且hp≥h0;

6、步骤s3;对该n级梯田的耕作层进行剥离,就近临时存储;

7、步骤s4:以该n级梯田的最高一级为起始,对该n级梯田向下挖掘形成下部空间建设基坑。挖掘的范围为该n级梯田的平面投影范围,挖掘的深度为下部空间所需深度hp及上部覆土厚度hs,并挖掘下部空间的底部结构所需的深度;

8、步骤s5:在下部空间建设基坑内,建设下部空间s及其上部边缘挡土墙d;

9、步骤s6:在下部空间顶面及上部边缘挡土墙d围合的区域内回覆土壤,在构筑犁底层后,最终回覆步骤s3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完成由梯田到平田的改造。

1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下部空间的高度hp,包括下部空间的内部净空高度+必要的底面抬高+上部结构层的厚度。必要的底面抬高,为下部空间的室内地坪与下一级梯田的高差,用于防水、防潮等功能。

1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及s4中,所述上部覆土厚度hs在土壤耕作结构成熟后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也叫生土层)、底土层。耕作层是经耕种熟化的表土层,在该层土中,作物根系最为密集,养分含量较丰富,呈粒状、团粒状或碎块状结构。耕作层的厚度一般为12 cm~30 cm。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以下,该层土由于长期耕作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形成较为紧实的层状结构,厚度一般为 5cm~7 cm。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以下,该层土较为紧实,保水保肥作用明显,该土层的厚度一般为 20 cm~30cm。底土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该层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硬糖物质较少,根系分布较少,一般常把此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实施整治时需根据具体土壤情况、种植要求和下部空间特性,确定底土层厚度。

1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下部空间s的结构强度能够支撑上部覆土的荷载+作物的荷载+农业机械耕作的荷载。下部空间的结构强度靠上部结构(屋面板)、支撑立柱或墙体以及底部结构共同实现,具体按工程设计要求。

1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下部空间s利用n级梯田的田坎高度之和,形成一个较大的受光面,使得光照资源可为下部空间利用。

1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上部边缘挡土墙d,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强度能够抵消上部覆土的侧推力及农业机械耕作时产生的侧推力。传统的梯田靠土壤的摩擦力抵消侧推力,所需宽度较大,田坎系数较高,不利于提高农田利用效率。采用钢筋混凝土技术,可以用较小的墙体宽度,抵抗梯田边缘部位土壤的侧推力,有利于增加净耕地面积。

1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的上部边缘挡土墙d,与下部空间的结构体形成整体结构,且该结构可防水渗漏。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通过将多级梯田整合为平田,既可以减少田坎、增加耕地面积,又可以小田并大田,消除或减少因梯田的凹凸侧部位导致的田坎种植属性差异。小田并大田还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由梯田改为平田后还可以新增地下功能空间,充分利用原梯田边坡的日照资源,能够有效地解决梯田地区发展用地不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下部空间的高度Hp,为下部空间的内部净空高度+必要的底面抬高+上部结构层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及S4中,所述上部覆土厚度Hs包含耕作层约12-30cm、犁底层约5-7cm、心土层约20-30cm,并根据具体土壤情况和种植要求,确定底土层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下部空间S的结构强度能够支撑上部覆土的荷载+作物的荷载+农业机械耕作的荷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上部边缘挡土墙D,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强度能够抵消上部覆土的侧推力及农业机械耕作时产生的侧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边缘挡土墙D,与下部空间的结构体形成整体结构,且该结构可防水渗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下部空间的高度hp,为下部空间的内部净空高度+必要的底面抬高+上部结构层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田+下部空间的梯田综合整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及s4中,所述上部覆土厚度hs包含耕作层约12-30cm、犁底层约5-7cm、心土层约20-30cm,并根据具体土壤情况和种植要求,确定底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