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69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8
本技术属于电气互联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收纳外壳体、收纳外壳体内部的导线主体、收纳外壳体一端连接有的集线部件、集线部件背于导线主体一侧连接的压紧部件以及压紧部件异于集线部件一端连接的连接汇总接触件,所述收纳外壳体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与所述收纳外壳体之间设有绑接口;通过收纳外壳体本身具备的柔性效果,配合收纳外壳体表面上开设有的出线口和翻折片一、翻折片二在此处的遮盖作用,以及绑带的套绑稳定作用,使得检测装置在非使用状态时,能够将其上翻折起,令导线主体底部的集线部件、压紧部件和连接汇总接触件结构能够穿过绑接口并进入到出线口中被遮盖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互联系统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线束检测是现在电气互联系统设计中常会进行的手段,检测以保障后续元件使用时的安全性,其中在飞机电气互联系统线束连接正确性中,多会进行线束导通检测,飞机线缆在机上敷设完毕后,可使用带导通功能的万用表进行线束导通检测。

2、传统的线束检测过程中,由于万用表的导通检测探针尺寸固定且无法弯折,对于可达性较差或插孔/插针尺寸规格特殊的线束电连接器,例如,安装在狭窄空间区域的电连接器,或插孔/插针尺寸较小的电连接器,万用表的探针难以良好接触并电气连接到这些电连接器的插孔/插针。这种情况下,现有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一端装有适配接触件的导线,把它的有接触件的一端插接到待测电连接器相应的插孔/插针上,使两者电气导通,然后再用万用表的探针检测这根“引出导线”的另一端。也即使用一根带适配规格接触件的“引出导线”来充当导通检测的桥梁,但是存在局限性:按常规的“一对一匹配”方法,需要准备多根带有不同规格接触件的“引出导线”;检测时,频繁更换带有不同规格接触件的“引出导线”,检测效率低,也不便于收纳,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公告号:cn 214201731 u所公开的飞机线束导通检测工具,通过收纳外壳以及线束“一对多匹配”的形式设计,有效改善了以上问题,但依旧存在着使用不便性;

3、现在的线束检测装置(线束导通检测)在实际使用时,对于非使用状态的导线主体的一端能够进行较好的收纳保存,但是对于此时的连接汇总接触件的部分依旧处于外露状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杂尘等的附着积灰等,影响后续的使用操作,实用性不佳;

4、因此,有必要提出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从而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具有对于非使用状态的检测装置能够进行较好的安全保存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收纳外壳体、收纳外壳体内部的导线主体、收纳外壳体一端连接有的集线部件、集线部件背于导线主体一侧连接的压紧部件以及压紧部件异于集线部件一端连接的连接汇总接触件,所述收纳外壳体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与所述收纳外壳体之间设有绑接口,且所述收纳外壳体为柔性构件,所述收纳外壳体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集线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和所述连接汇总接触件穿塞的出线口,所述收纳外壳体上与所述出线口对应的位置处连接有起到遮盖效果的翻折片一和翻折片二。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折片一靠接所述出线口的侧边搭设在所述出线口的外侧。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口的底部和所述翻折片一、所述翻折片二之间以及所述翻折片一和所述翻折片二之间均设有间隙。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为弹力带构件。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外壳体的内里壁上布设有多个限制卡块,且两个限制卡块之间设有限制通槽,用于对所述导线主体进行限位卡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收纳外壳体本身具备的柔性效果,配合收纳外壳体表面上开设有的出线口和翻折片一、翻折片二在此处的遮盖作用,以及绑带的套绑稳定作用,使得检测装置在非使用状态时,能够将其上翻折起,令导线主体底部的集线部件、压紧部件和连接汇总接触件结构能够穿过绑接口并进入到出线口中被遮盖保护,同时在上述绑带的作用下能够保障导线主体底部翻折向上后的稳定性,使得集线部件、压紧部件和连接汇总接触件在非使用时能够被较好的保存,避免对于非使用状态的导线主体的一端能够进行较好的收纳保存,但是对于此时的连接汇总接触件的部分依旧处于外露状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杂尘等的附着积灰等,影响后续的使用操作的问题出现;

9、并且由于上述对导线主体的翻折处理,在一起程度上减小了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更加方便对装置整体的携运,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收纳外壳体(1)、收纳外壳体(1)内部的导线主体(2)、收纳外壳体(1)一端连接有的集线部件(3)、集线部件(3)背于导线主体(2)一侧连接的压紧部件(4)以及压紧部件(4)异于集线部件(3)一端连接的连接汇总接触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外壳体(1)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连接有绑带(10),所述绑带(10)与所述收纳外壳体(1)之间设有绑接口(11),且所述收纳外壳体(1)为柔性构件,所述收纳外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集线部件(3)、所述压紧部件(4)和所述连接汇总接触件(5)穿塞的出线口(6),所述收纳外壳体(1)上与所述出线口(6)对应的位置处连接有起到遮盖效果的翻折片一(7)和翻折片二(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片一(7)靠接所述出线口(6)的侧边搭设在所述出线口(6)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6)的底部和所述翻折片一(7)、所述翻折片二(8)之间以及所述翻折片一(7)和所述翻折片二(8)之间均设有间隙(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0)为弹力带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外壳体(1)的内里壁上布设有多个限制卡块(12),且两个限制卡块(12)之间设有限制通槽(13),用于对所述导线主体(2)进行限位卡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束检测装置,包括收纳外壳体(1)、收纳外壳体(1)内部的导线主体(2)、收纳外壳体(1)一端连接有的集线部件(3)、集线部件(3)背于导线主体(2)一侧连接的压紧部件(4)以及压紧部件(4)异于集线部件(3)一端连接的连接汇总接触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外壳体(1)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连接有绑带(10),所述绑带(10)与所述收纳外壳体(1)之间设有绑接口(11),且所述收纳外壳体(1)为柔性构件,所述收纳外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集线部件(3)、所述压紧部件(4)和所述连接汇总接触件(5)穿塞的出线口(6),所述收纳外壳体(1)上与所述出线口(6)对应的位置处连接有起到遮盖效果的翻折片一(7)和翻折片二(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泰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禾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