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861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在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中设置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实现流动控制效果的多样性。所述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由多孔段、探针组、转接板、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气泵、回流气管和控制单元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试验任务需要,减小试验件入口的附面层厚度;能够改变试验件入口的流场,开展压气机进气稳定性研究,根据控制目的、控制策略选择特定的、任意位置的抽吸/喷射气孔,并与节流装置等相连接,以实现流动控制效果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气机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进气系统是压气机试验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向压气机试验件提供高质量空气,并根据试验需求调节试验件进口空气参数,如总压、密度、温度等。为实现上述功能,试验台进气系统部件较多,一般由流量测量装置、节流装置、整流装置、导流盆等组成。其中流量测量装置负责计量试验时通过压气机的空气流量,节流装置负责调节试验件入口空气总压、密度等宏观参数,整流装置负责降低湍流度,提升流场均匀性,导流盆负责引导气流加速,使进气系统内较慢的气流加速到试验件需要的气流流速。流量测量装置部署在进气系统最前方,负责计量试验时通过压气机的空气流量;流量测量装置后是节流装置,其负责调节试验件入口空气总压、密度等宏观参数;节流装置后是整流装置,负责降低湍流度,提升流场均匀性;整流装置后是导流盆,负责引导气流加速。导流盆与试验件入口直接相连,如图6所示。

2、真实压气机进口边界条件要简单得多,一般只有一个长度较短的进气短舱或通道,且内部无整流措施。与真实压气机进口边界比,试验台进气系统长度长,内部结构复杂,导致试验件入口处附面层的厚度,以及附面层内的总压损失远大于真实压气机。在压气机试验台进行试验时,虽然可通过调节试验台运行参数使流量、总压、密度等与压气机真实运行工况相符,但附面层厚度参数等缺乏调节手段,难以调节,其对录取压气机性能参数、确定压气机喘振边界、研究压气机稳定裕度等,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小流量压气机在大型试验台做试验时,附面层厚度的偏离会更加显著。此外,一些针对压气机进气稳定性的研究,如进气畸变研究,或发动机进气道的流动控制,会要求在试验件入口造畸,或对试验件入口附面层做主动控制,现有的研究方法是在试验件入口前增加流动控制措施,即要在进气系统增加额外部件,增加试验复杂度。

3、由此看出,现有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在试验件进气控制方面,存在如下的局限性:①控制措施较少,通常只配备阀门组,只能对进气流量、压力等做简单控制;②试验件入口空气参数分布与真实使用环境下有偏差,且无法控制;③开展压气机进气质量相关研究,要增加额外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试验台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在常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中增加一套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以实现流动控制效果的多样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在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中设置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所述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由多孔段、探针组、转接板、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气泵、回流气管和控制单元组成;所述多孔段为安装在出口导流盆后、试验件入口前的等直径圆筒,沿流向布置有大量抽吸/喷射气孔,通过抽吸/喷射气孔对附面层进行抽吸/喷射控制,抽吸/喷射气孔通过软管与转接板相连;将所述探针组设置在最后一排抽吸/喷射气孔后、试验件入口前;通过所述转接板连接抽吸/喷射气孔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所述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根据试验需求配备多套流量计和节流装置;通过所述气泵从多孔段抽气,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通过所述回流气管将气泵从多孔段抽出的空气返回进气系统,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后注入多孔段;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探针组、具备电控能力的节流装置、流量计以及气泵。

4、进一步地,所述抽吸/喷射气孔为间距均匀、分布规律的等直径圆孔。

5、进一步地,所述探针组包括附面层探针和总压探针,用来评估附面层抽吸/喷射后的流场参数。

6、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是一一对应的;转接板的一端有大量接头,通过软管连接若干数量的抽吸/喷射气孔。

7、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和节流装置一一对应;所述节流装置包括阀门;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

8、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的数量与流量计和节流装置一一对应,或多个气泵连接到一个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或多个流量计连接一个气泵。

9、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气管是单根,连接所有气泵;或所述回流气管是多根,每根回流气管根据需要连接一组或若干组气泵、或流量计,最终汇入进气系统;或者,当部分气泵从多孔段抽气,部分气泵从进气系统抽气时,不同气流方向的气泵分开连接到不同的回流气管;所述回流气管和进气系统的连接点在进气系统流量控制装置之后、整流装置前任意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由压力采集模块和控制plc组成;控制单元通过压力采集模块获取探针组的探针采集的流场数据、流量计采集的流量数据,通过控制plc调节节流装置或气泵的抽吸/喷射气量,改变试验件进口流场,使其符合试验需求。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动参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1:根据试验目的,按照控制策略,将将多孔段上的抽吸/喷射气孔分组;在控制附面层厚度时,将位于同一圆截面的抽吸/喷射气孔分为一组;做进气畸变试验时,基于理论分析或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将相同流量的抽吸/喷射气孔分为一组;

13、步骤2:将每组抽吸/喷射气孔通过等长度软管连接到转接板,及对应的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

14、步骤3:将流量计和节流装置与气泵相连,将气泵通过回流气管接入进气系统;

15、步骤4:将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的探针组、控制单元接入进气系统中;

16、步骤5:不启动试验台情况下,启动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检查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是否正常运转,有无漏气现象;

17、步骤6:关闭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正常开启压气机试验台,调节压气机试验台的运行参数达到目标工况;

18、步骤7:启动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基于流量计和探针组的数据,逐个调节每个节流装置的流量,或每个气泵的抽吸/喷射气量;

19、步骤8:启动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后,压气机试验台的运行参数如有变化,微调压气机试验台的运行参数,使试验件进气流场达到试验需求。

20、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试验任务需要,减小或增加试验件入口的附面层厚度;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变试验件入口的流场,开展压气机进气稳定性研究;

23、3)本专利技术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中的抽吸/喷射气孔,节流装置,流量计,气泵等的数量均可自由配置,能根据控制目的、控制策略选择特定的、任意位置的抽吸/喷射气孔,并与节流装置等相连接,以实现流动控制效果的多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中设置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所述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由多孔段、探针组、转接板、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气泵、回流气管和控制单元组成;所述多孔段为安装在出口导流盆后、试验件入口前的等直径圆筒,沿流向布置有大量抽吸/喷射气孔,通过抽吸/喷射气孔对附面层进行抽吸/喷射控制,抽吸/喷射气孔通过软管与转接板相连;将所述探针组设置在最后一排抽吸/喷射气孔后、试验件入口前;通过所述转接板连接抽吸/喷射气孔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所述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根据试验需求配备多套流量计和节流装置;通过所述气泵从多孔段抽气,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通过所述回流气管将气泵从多孔段抽出的空气返回进气系统,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后注入多孔段;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探针组、具备电控能力的节流装置、流量计以及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喷射气孔为间距均匀、分布规律的等直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包括附面层探针和总压探针,用来评估附面层抽吸/喷射后的流场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是一一对应的;转接板的一端有大量接头,通过软管连接若干数量的抽吸/喷射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和节流装置一一对应;所述节流装置包括阀门;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数量与流量计和节流装置一一对应,或多个气泵连接到一个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或多个流量计连接一个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气管是单根,连接所有气泵;或所述回流气管是多根,每根回流气管根据需要连接一组或若干组气泵、或流量计,最终汇入进气系统;或者,当部分气泵从多孔段抽气,部分气泵从进气系统抽气时,不同气流方向的气泵分开连接到不同的回流气管;所述回流气管和进气系统的连接点在进气系统流量控制装置之后、整流装置前任意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由压力采集模块和控制PLC组成;控制单元通过压力采集模块获取探针组的探针采集的流场数据、流量计采集的流量数据,通过控制PLC调节节流装置或气泵的抽吸/喷射气量,改变试验件进口流场,使其符合试验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参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中设置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所述附面层抽吸/喷射装置由多孔段、探针组、转接板、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气泵、回流气管和控制单元组成;所述多孔段为安装在出口导流盆后、试验件入口前的等直径圆筒,沿流向布置有大量抽吸/喷射气孔,通过抽吸/喷射气孔对附面层进行抽吸/喷射控制,抽吸/喷射气孔通过软管与转接板相连;将所述探针组设置在最后一排抽吸/喷射气孔后、试验件入口前;通过所述转接板连接抽吸/喷射气孔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所述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根据试验需求配备多套流量计和节流装置;通过所述气泵从多孔段抽气,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通过所述回流气管将气泵从多孔段抽出的空气返回进气系统,或者从进气系统抽气后注入多孔段;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探针组、具备电控能力的节流装置、流量计以及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喷射气孔为间距均匀、分布规律的等直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包括附面层探针和总压探针,用来评估附面层抽吸/喷射后的流场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附面层抽吸/喷射的压气机试验台进气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和流量计和节流装置组是一一对应的;转接板的一端有大量接头,通过软管连接若干数量的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张士杰郭孝国江泽鹏陈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