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51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所述开路保护电路包括保护三极管,所述保护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连接,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与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谐振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在反馈电路出现开路故障时进行保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护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 电视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当光电耦合器N833或电阻R859发生故障导致反馈电路开路时,管脚 Hi和Lo继续输出驱动信号,此时,谐振芯片NCP1393的工作频率将降低,导致变压器T831 的增益升高,从而导致由变压器T831的次级绕组输出的电压升高。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谐振芯片NCP1393B不具备反馈电路在开路状态下的保护功能,当反馈电路 发生故障导致开路时,谐振芯片的工作频率将降低,导致由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输出的电压 升高,从而可能损坏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的输出端器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能够在反馈 电路发生开路时实现芯片停止输出,保护输出端器件不受损坏。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开路保护电路,包括保护三极管,所述保护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 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连接,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保护三极管 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与光电耦合器中光 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谐振 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一种具有该开路保护电路的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具有以上所述的开路保护电路。其中,所述开路保护电路包括保护三极管,所述保护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 阻与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连接,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保护三 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与光电耦合器 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 谐振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开路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电视机,在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 管脚外连接电阻和保护三极管,光电耦合器与所述保护三极管连接,当与谐振芯片的反馈 管脚连接的光电耦合器发生故障导致开路时,保护三极管将会断开,从而导致谐振芯片的 保护管脚的输入电压升高,所述谐振芯片内的比较器判断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的输入 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后,该谐振芯片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将会停止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可以 避免由变压器输出的电压升高而损坏输出端器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谐振芯片与反馈电路的工作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路保护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 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开路保护电路包 括保护三极管VI,所述保护三极管VI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I与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 脚BO连接,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保护三极管Vl的 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l和第三电阻R3与电源端VCC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Vl的基极与光电 耦合器N2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N2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 四电阻R4与所述谐振芯片m的反馈管脚Rt连接。其中,所述保护三极管Vl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所述保护三极管Vl的发射极 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Vl的发射极接地。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N2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谐振芯片附的保护管脚BO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通过第六电阻R6与PFC (Power 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谐振芯片m的电源管脚Vcc通过第七电阻R7与电源端VCC连接。所述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Lo和Hi通过变压器电路与输出端器件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N2中发光二极管与输出端器件连接。所述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Lo与第一二极管VDl的负极连接,所述第 一二极管VDl的正极通过电阻R8与MOS管V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V2的栅极通过电阻 R9与所述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Lo连接,所述MOS管V2的栅极通过电阻RlO接 地,所述MOS管V2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V2的源极通过第四电容C4与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Hi与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 二二极管VD2的正极通过电阻Rll与MOS管V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V3的栅极通过电4阻R12与所述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Hi连接,所述MOS管V 3的栅极通过电阻 R13与所述谐振芯片m的HB管脚连接,所述MOS管V3的源极与所述MOS管V2的漏极连 接,所述MOS管V3的源极与所述谐振芯片m的HB管脚连接,所述MOS管V3的源极与所述 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子连接,所述MOS管V3的漏极与PFC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与输出端器件连接(图中未示出)。进一步的,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与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 三二极管VD3的正极与电阻R15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 电阻R15与第四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VD4的负极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中两个串联二极管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16和 第六电容C6与所述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子连接。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VD4由两个串联的二极管组成,一个二极管的正极与另一 个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下面对所述开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所述谐振芯片m内设有比较器,该比较器能够将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 的输入电压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当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的输入电压大于所述 预设电压时,该谐振芯片m的驱动信号输出管脚Lo和Hi将会停止输出驱动信号;只有当 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的输入电压在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该谐振芯片m的驱动 信号输出管脚Lo和Hi才会输出稳定的驱动信号。当电源启动瞬间,谐振芯片m尚未开始工作,电源端VCC通过第三电阻R3给第一 电容Cl充电,使保护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处于并联状 态,所述谐振芯片m的保护管脚BO的工作电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谐振芯片m正常工作后,光电耦合器N2中光敏三极管导通,将会有一个高电平 到达保护三极管Vl的基极,继续维持该保护三极管Vl的导通状态;此时,由于第一电容Cl 已经充电完成,从而切断了电源端VCC与保护三极管Vl的联系。当反馈电路发生故障,例如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三极管,所述保护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连接,所述谐振芯片的保护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保护三极管的基极与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谐振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丰马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