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装置和轧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45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装置和轧机,包括托紧头和推力机构,所述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托紧头连接,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推力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本技术可解决现有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的固定方式导致轧机制造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轧钢,特别涉及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装置和轧机


技术介绍

1、热轧带钢轧机在完成一个轧制周期后,因轧辊磨损严重需要更换工作辊,为了便于新工作辊安装,在轧机传动侧会设置专有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机构在轧制时打开,只有在换辊期间才需要接轴托紧,每天工作次数不超过3次。目前,市场上的接轴托紧机构都固定在弯辊块上,该结构形式需要在传动侧弯辊块上悬挑一米左右的连接梁,这种大断面悬挑结构导致轧机制造成本高且制造难度大,精度也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装置和轧机,以解决现有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的固定方式导致轧机制造难度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包括托紧头和推力机构,所述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托紧头连接,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推力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

3、可选的,所述推力机构包括电液推杆和导向体,所述电液推杆端部的法兰与所述导向体把合,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与所述托紧头连接,所述托紧头与所述导向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用于驱动所述托紧头靠近和远离所述工作辊。

4、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支承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牌坊上,所述支承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部。

5、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水平定位件和竖直定位件,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第三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开设在所述牌坊上,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分别与所述水平定位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分别与所述竖直定位件相配合,所述水平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内,所述竖直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内。

6、可选的,所述水平定位件为平键,所述竖直定位件为平键,所述水平定位件与所述竖直定位件垂直设置。

7、可选的,所述支承架包括支承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承主体把合的支承盖,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支承盖和所述支承主体之间。

8、可选的,所述支承主体和所述支承盖之间的接合面竖直设置,所述工作辊包括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所述导向体、所述托紧头和所述推力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承主体开设有第一上半圆槽和第一下半圆槽,所述支承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上半圆槽相配合的第二上半圆槽,所述支承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半圆槽配合的第二下半圆槽,一个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半圆槽和所述第二上半圆槽之间,另一个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半圆槽配合和所述第二下半圆槽之间。

9、可选的,所述支承架的水平截面呈l型,所述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架上,且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l型的短边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边与所述l型的长边固定连接。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接轴托紧装置,包括布置在工作辊两侧的两组上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轧机,包括牌坊和弯辊块,还包括上述的接轴托紧装置,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弯辊块位于所述牌坊垂直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接轴托紧装置和轧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将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推力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从而将所述推力机构通过支承架固定在牌坊上;避免实现接轴托紧功能的部分组件固定在弯辊块上,无需在传动侧弯辊块上悬挑一米左右的连接梁,可降低轧机制造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包括托紧头和推力机构,所述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托紧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推力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机构包括电液推杆和导向体,所述电液推杆端部的法兰与所述导向体把合,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与所述托紧头连接,所述托紧头与所述导向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用于驱动所述托紧头靠近和远离所述工作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支承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牌坊上,所述支承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水平定位件和竖直定位件,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第三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开设在所述牌坊上,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分别与所述水平定位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分别与所述竖直定位件相配合,所述水平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内,所述竖直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件为平键,所述竖直定位件为平键,所述水平定位件与所述竖直定位件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支承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承主体把合的支承盖,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支承盖和所述支承主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主体和所述支承盖之间的接合面竖直设置,所述工作辊包括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所述导向体、所述托紧头和所述推力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承主体开设有第一上半圆槽和第一下半圆槽,所述支承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上半圆槽相配合的第二上半圆槽,所述支承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半圆槽配合的第二下半圆槽,一个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半圆槽和所述第二上半圆槽之间,另一个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半圆槽配合和所述第二下半圆槽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的水平截面呈L型,所述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架上,且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L型的短边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边与所述L型的长边固定连接。

9.一种接轴托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工作辊两侧的两组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

10.一种轧机,包括牌坊和弯辊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轴托紧装置,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弯辊块位于所述牌坊垂直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包括托紧头和推力机构,所述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托紧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把合在轧机的牌坊上,且所述支承架位于所述牌坊平行于所述轧机的轧制方向的侧面上,所述推力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机构包括电液推杆和导向体,所述电液推杆端部的法兰与所述导向体把合,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与所述托紧头连接,所述托紧头与所述导向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电液推杆的头部用于驱动所述托紧头靠近和远离所述工作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支承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牌坊上,所述支承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水平定位件和竖直定位件,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第三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开设在所述牌坊上,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分别与所述水平定位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分别与所述竖直定位件相配合,所述水平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内,所述竖直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四定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轧机工作辊接轴托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件为平键,所述竖直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闵威赵兵李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