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医内科,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和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临床治疗康复中,经常使用中草药熬制的药汤或者用药渣装入塑料袋或是热水袋,裹贴于患者病痛处。
2、中医内科在对相关病患诊治时,传统的中药外敷是利用纱布将浸湿或熬制后的中药包裹起来,并贴合在患者的相关部位,若用布带绑于患处,则由于患处不同不利于固定,容易使药袋滑落,从而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容易使药袋滑落,从而造成不便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机构、存药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存药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两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放置框、亲肤层、透气孔、温度显示屏和温度调节按钮,所述亲肤层的背面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存药机构(2)和固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所述固定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两端,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放置框(101)、亲肤层(102)、透气孔(103)、温度显示屏(104)和温度调节按钮(105),所述亲肤层(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放置框(101)的前端,所述透气孔(103)开设在亲肤层(102),所述温度显示屏(104)的背面固定连接放置框(101)的前端,所述温度调节按钮(105)电性连接放置框(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存药机构(2)和固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所述固定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两端,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放置框(101)、亲肤层(102)、透气孔(103)、温度显示屏(104)和温度调节按钮(105),所述亲肤层(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放置框(101)的前端,所述透气孔(103)开设在亲肤层(102),所述温度显示屏(104)的背面固定连接放置框(101)的前端,所述温度调节按钮(105)电性连接放置框(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机构(2)包括通槽、滑动槽(202)、支架(203)、顶板(204)、凸出块(205)、通孔(206)、凹槽(207)、限位杆(208)和加热板(209),所述通槽开设在放置框(101),所述滑动槽(202)开设在通槽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3)滑动连接滑动槽(202),所述支架(203)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顶板(2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架(203)的顶部,所述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升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一德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