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及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51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1
本技术涉及导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及滑轨装置,包括滚子组件,其包括滑轮,以及设置于滑轮孔内的螺旋叶片;油路组件,其包括插轴,以及设置于插轴一端的第一盖板、设置于滑轮一端的第二盖板,且所述插轴沿滑轮轴向插接,所述滑轮外壁呈V型槽设置,且所述滑轮位于V型槽内套接有海绵,所述插轴的一端套接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和第一盖板分别与滑轮两端的槽口密封转动套接,且所述插轴位于密封环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螺纹孔和第一油孔,所述插轴位于滑轮内部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油孔,且所述第二油孔与第一油孔连通,所述第一盖板边缘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轨装置,特别是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及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1、直线滑轨是运动机构中的重要组件,负责运动构件的运动支撑、运动导向,直线滑轨主要由导轨和滑块组成,以导轨类型分类最常见的有圆轨(圆柱导轨)和方轨,其中方轨和滑块之间仅允许滑块沿方轨长度方向移动,而圆轨则不同,其无论是使用滑轮组作为滑块,或是使用直线轴承作为滑块,其特殊的圆弧外壁均会导致滑块除了能够沿其轴向移动,还可以旋转,显然,稳定性不如方轨,但一般圆轨成对使用,两条圆轨上的滑块互相连接后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显然,稳定可靠的使用圆轨,其使用条件限制是较多的;

2、另外,当使用滑轮组作为滑块时,由于滑轮不具备滚珠轴承或滚珠滑块那样的润滑油储存效果,滑轮表面的润滑油会很快流失损耗,这导致了较短的维护周期,使得设备维护繁琐。

3、综上,针对传统圆轨和滑轮组稳定性较低以及维护周期短维护不便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及滑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滑轮不具备润滑油储存效果,滑轮表面的润滑油会很快流失损耗导致较短维护周期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包括,滚子组件,其包括滑轮,以及设置于滑轮孔内的螺旋叶片;油路组件,其包括插轴,以及设置于插轴一端的第一盖板、设置于滑轮一端的第二盖板,且所述插轴沿滑轮轴向插接。

5、作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轮外壁呈v型槽设置,且所述滑轮位于v型槽内套接有海绵。

6、作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轴的一端套接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和第一盖板分别与滑轮两端的槽口密封转动套接,且所述插轴位于密封环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螺纹孔和第一油孔,所述插轴位于滑轮内部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油孔,且所述第二油孔与第一油孔连通。

7、作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盖板边缘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油槽,所述滑轮端面与外壁凹槽之间开设有第四油孔,且所述第三油孔、油槽、第四油孔之间连通。

8、作为本技术自润滑滚子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孔连接有空心螺丝,且所述空心螺丝插接有油管,所述油管末端连接有油箱,且所述油箱还连接有单向阀。

9、本技术的自润滑滚子机构的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行进行润滑,具有成本低廉以及稳定可靠优点,延长了设备维护周期、降低了设备维护人工成本。

10、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圆轨圆弧外壁会导致滑块除了能够沿其轴向移动外还可以旋转,造成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轨装置,包括自润滑滚子机构,以及支架,所述滑轮位于支架侧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且所述滑轮之间夹接有导轨,所述油箱与支架另一侧固定安装。

12、作为本技术滑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空心螺丝贯穿支架,且所述空心螺丝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插轴与支架插接。

13、作为本技术滑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架与滑轮相邻的两面均开设有环形槽,且所述支架和滑轮之间位于环形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

14、作为本技术滑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轨为圆轨,且所述导轨接触滑轮处平行其轴向加工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平面。

15、作为本技术滑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海绵外环壁呈圆弧内凹,且所述海绵与圆轨圆弧面匹配套接。

16、本技术的滑轨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导轨接触滑轮处平行其轴向加工平面接触面,使得传统的圆轨与滚轮的点接触变成线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阻止了滑轮相对导轨发生侧向偏转提高结构稳定性,还通过构建平面推力轴承的方式,使得滑轮获得更高的抗倒力矩,使得结构刚性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01)外壁呈V型槽设置,且所述滑轮(101)位于V型槽内套接有海绵(2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轴(201)的一端套接有密封环(201d),且所述密封环(201d)和第一盖板(202)分别与滑轮(101)两端的槽口密封转动套接,且所述插轴(201)位于密封环(201d)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螺纹孔(201a)和第一油孔(201b),所述插轴(201)位于滑轮(101)内部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油孔(201c),且所述第二油孔(201c)与第一油孔(201b)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202)边缘开设有第三油孔(202a),所述第二盖板(203)开设有油槽(203a),所述滑轮(101)端面与外壁凹槽之间开设有第四油孔(101a),且所述第三油孔(202a)、油槽(203a)、第四油孔(101a)之间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201a)连接有空心螺丝(205),且所述空心螺丝(205)插接有油管(207),所述油管(207)末端连接有油箱(208),且所述油箱(208)还连接有单向阀(208a)。

6.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以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螺丝(205)贯穿支架(300),且所述空心螺丝(205)与支架(300)之间设置有垫片(206),所述插轴(201)与支架(300)插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与滑轮(101)相邻的两面均开设有环形槽(301),且所述支架(300)和滑轮(101)之间位于环形槽(301)内设置有多个滚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00)为圆轨,且所述导轨(400)接触滑轮(101)处平行其轴向加工有接触面(401),所述接触面(401)为平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204)外环壁呈圆弧内凹,且所述海绵(204)与圆轨圆弧面匹配套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01)外壁呈v型槽设置,且所述滑轮(101)位于v型槽内套接有海绵(2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轴(201)的一端套接有密封环(201d),且所述密封环(201d)和第一盖板(202)分别与滑轮(101)两端的槽口密封转动套接,且所述插轴(201)位于密封环(201d)一端由外向内依次开设有螺纹孔(201a)和第一油孔(201b),所述插轴(201)位于滑轮(101)内部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油孔(201c),且所述第二油孔(201c)与第一油孔(201b)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202)边缘开设有第三油孔(202a),所述第二盖板(203)开设有油槽(203a),所述滑轮(101)端面与外壁凹槽之间开设有第四油孔(101a),且所述第三油孔(202a)、油槽(203a)、第四油孔(101a)之间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润滑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在伟沈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同创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