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369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包括底板、龙门架、等静压组件和移动框架,等静压组件包括高压腔体、上活塞、挡圈、模具、托料盘、下活塞和芯棒,移动框架包括框体和顶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双工位交替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备成本也较低,克服了现有设备成本与工作效率不可兼得的技术缺陷;通过上提上活塞使进料孔与芯棒顶端之间形成进料间隙,然后依次通过进料孔和进料间隙完成装料,不需人工搬模具灌粉等繁琐步骤,省时省力;通过托料盘下降使得已成型产品下降至脱离高压腔体,然后完成取料,模具不随料一起取出,节省了料模分离步骤,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


技术介绍

1、干袋式等静压机是将装有粉料的模具置于高压腔体内,利用增压器向高压腔体内充入高压介质增压,从而使粉料等静压成型的设备。

2、目前干袋式等静压机存在如下缺陷:其一,采用单高压腔结构,如果要提高效率则需设置两套或多套独立的设备,设备成本较高;其二,装料和取料时皆需将模具从高压腔内取出,操作较为繁琐,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干袋式等静压机存在的设备成本与工作效率不可兼得、装取料费时费力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包括:

3、底板;

4、龙门架,其包括横梁和两根固定柱,所述横梁左右分布,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5、等静压组件,其设有两套且左右分布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等静压组件包括高压腔体、上活塞、挡圈、模具、托料盘、下活塞和芯棒,所述高压腔体置于所述横梁上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上活塞的底部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36)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托料盘(35)的顶面设有环形电磁铁(352),所述环形电磁铁(352)同轴布置在所述安装孔(351)的外侧且与所述挡肩(361)的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321)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延伸块(323),所述延伸块(323)连接有适于驱动所述上活塞(32)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安装在所述高压腔体(3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36)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托料盘(35)的顶面设有环形电磁铁(352),所述环形电磁铁(352)同轴布置在所述安装孔(351)的外侧且与所述挡肩(361)的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321)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延伸块(323),所述延伸块(323)连接有适于驱动所述上活塞(32)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安装在所述高压腔体(3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37)的顶端侧面为锥面,且所述锥面的大径端位于小径端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左右布置的导轨(11),所述导轨(11)设有两条且分别位于所述龙门架(2)的前后两侧,所述框体(41)的下端固定有箱式底座(43),所述箱式底座(43)的前后两端皆设有滚轮(44),所述滚轮(44)支撑在所述导轨(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底座(43)连接有适于驱动其左右滑动的水平直线驱动件(4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工位干袋式等静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求青雷宝元秦琪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衡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