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及其破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33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及其破壁机,包括具有杯体和杯盖的破壁机主体、竖向管路和水平管路,竖向管路设置于杯体的杯壁外侧且无连接关系,水平管路连接于竖向管路的顶部且悬空于杯盖的上方;水平管路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杯盖设有连通至杯体内部的第三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可分离地组装且连通第三进水口;还包括可控阀门和/或水泵,可控阀门和/或水泵电连接破壁机的控制器以实现自动给水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自动给水功能的实现不会导致破壁机主体无法单独拿出以倾倒食材或清洗,使用完毕后只需清洗杯体和杯盖;结构较为精简,可以适配不同容量的破壁机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破壁机,具体涉及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及其破壁机


技术介绍

1、破壁机是一种通过高速电机带动锋利刀片在容器内对食材进行高速切割和粉碎的设备,可以较为充分地释放食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肠道吸收,现有的常规破壁机产品大多需要用户手动加水,在智能化方面还具有改进空间。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2210249850.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破壁机及排浆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安装有支架,支架上部安装有加热盘,加热盘上部设置有料理杯,加热盘通过安装组件与料理杯连接,支架中部设置有搅拌驱动机构,搅拌驱动机构可拆卸式安装于加热盘底部,搅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加热盘底部并与加热盘旋转密封安装,位于加热盘上方输出轴端部安装有刀片组件;料理杯上端密封安装有杯盖组件,加热盘侧壁开有排浆口,排浆口处的加热盘上安装有排浆阀,还包括控制台及电源板组件;所述支架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设置有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的末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穿过料理杯侧壁密封安装。

3、上述专利技术在料理杯的侧壁连通喷头,将喷头作为料理杯的进水口,喷头再与水泵、水管等其他组件配合以实现自动加水功能,但是由于喷口安装在料理杯侧壁,导致料理杯不能或不方便拿出倾倒、清洗,只能在靠下的位置设置开关阀门(即排浆阀)以输出经过处理的食材,且经过破壁的食材较为粘稠,导致相关的输送结构和组件(如排浆阀等)较难清洗,容易残留导致滋生细菌,同时较为复杂的结构也较难应用于小容量的破壁机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及其破壁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包括破壁机主体,所述破壁机主体包括分体设置的杯体和杯盖,

4、还包括呈倒l形设置的竖向管路和水平管路,所述竖向管路设置于所述杯体的杯壁外侧且无连接关系,所述竖向管路的顶部靠近、齐平或高于所述杯盖的顶面,所述水平管路连接于所述竖向管路的顶部,且悬空于所述杯盖的上方;

5、所述竖向管路的各组件内部连通以供水流通过,且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外接水源或连通至储水箱,

6、所述水平管路的各组件内部连通以供水流通过,且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

7、所述杯盖设有连通至所述杯体内部的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可分离地组装且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

8、还包括可控阀门和/或水泵,所述可控阀门和/或水泵电连接破壁机的控制器以实现自动给水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可控阀门和/或水泵连接于所述水源或储水箱和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

9、所述第二出水口组装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开启自动给水功能,所述可控阀门和/或水泵启动,水由所述水源或储水箱流向所述竖向管路,再流向所述水平管路,通过所述第三进水口进入所述杯体内部,加水至预设的水量后,所述可控阀门和/或水泵关闭,完成加水,所述第二出水口脱离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破壁机主体可单独拿出以倾倒食材。

10、优选地,所述竖向管路包括竖向管和弯曲状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竖向管的下管口作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水平管路。

11、优选地,所述竖向管路还包括一硬质护套,所述硬质护套为长条壳状结构,所述硬质护套至少包裹所述竖向管,所述硬质护套被固定呈竖向静止状态;

12、所述硬质护套竖直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杯壁外侧且无连接关系。

13、优选地,所述硬质护套的顶端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下部位于所述硬质护套的内部且连通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上部相对于所述硬质护套的顶面凸出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硬质护套的底端具有可供所述竖向管进入的开口。

14、优选地,所述竖向管包括软短管和硬长管,所述硬长管的上管口与连接管口的下部过盈配合,所述硬长管的下管口连接所述软短管的上管口,所述软短管的下管口连通所述水泵或可控阀门。

15、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破壁机主体可分离地安放于所述底座;

16、所述底座具有顶部和中空的内部,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所述水泵和/或可控阀门,所述底座的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硬质接管,所述硬质接管的下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且连通所述水泵,所述硬质接管的上部相对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凸出且连通所述软短管的下管口;

17、所述硬质护套被固定立于所述底座的顶面。

18、优选地,所述水平管路包括可弯曲管和弯曲状的第二单向阀,所述可弯曲管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进水口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水口;

19、通过所述可弯曲管的变形使所述第二单向阀可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进水口,进而实现可分离地组装于所述第三进水口。

20、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朝下设置;

21、所述杯盖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一卡腔,所述卡腔的底部具有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卡腔的腔口朝上开放朝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可分离地卡于所述卡腔。

22、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箱及其箱盖是否安装到位的感应组件;

23、所述感应组件为霍尔元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磁感应以检测所述储水箱及其箱盖是否安装到位;

24、或者,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传动杆、上顶弹簧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底座内并设有触动件暴露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传动杆竖直安装并固定于所述硬质护套内,所述上顶弹簧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并具有上顶所述传动杆的趋势,被上顶的所述传动杆的顶部暴露于所述储水箱的顶面;

25、当储水箱的箱盖安装到位时即下压所述传动杆,同时所述储水箱安装到位时,则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则下碰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件,所述微动开关联通产生电信号,即所述储水箱及其箱盖均安装到位。

26、一种破壁机,包括上述的自动给水结构。

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8、用户启动自动给水功能前,只需将所述第二出水口组装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开启自动给水功能,所述水泵启动,水由所述水源或储水箱流向所述竖向管路,再流向所述水平管路,通过所述第三进水口进入所述杯体内部,加水至预设的水量后,所述可控阀门和/或水泵关闭,完成加水,再将所述第二出水口脱离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破壁机主体便可单独拿出以倾倒食材或清洗。

2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用于输送水的管路组件与破壁机主体的连接结构只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三进水口,且所述第二出水口设计为可分离地组装且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即本技术自动给水功能的实现不会导致破壁机主体无法单独拿出以倾倒食材或清洗,也无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包括破壁机主体,所述破壁机主体包括分体设置的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路包括竖向管和弯曲状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竖向管的下管口作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水平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路还包括一硬质护套,所述硬质护套为长条壳状结构,所述硬质护套至少包裹所述竖向管,所述硬质护套被固定呈竖向静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护套的顶端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下部位于所述硬质护套的内部且连通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上部相对于所述硬质护套的顶面凸出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硬质护套的底端具有可供所述竖向管进入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包括软短管和硬长管,所述硬长管的上管口与连接管口的下部过盈配合,所述硬长管的下管口连接所述软短管的上管口,所述软短管的下管口连通所述水泵或可控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破壁机主体可分离地安放于所述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路包括可弯曲管和弯曲状的第二单向阀,所述可弯曲管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进水口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水口朝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箱及其箱盖是否安装到位的感应组件;

10.一种破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的自动给水结构,包括破壁机主体,所述破壁机主体包括分体设置的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路包括竖向管和弯曲状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竖向管的下管口作为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水平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路还包括一硬质护套,所述硬质护套为长条壳状结构,所述硬质护套至少包裹所述竖向管,所述硬质护套被固定呈竖向静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给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护套的顶端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下部位于所述硬质护套的内部且连通所述竖向管的上管口,所述连接管口的上部相对于所述硬质护套的顶面凸出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硬质护套的底端具有可供所述竖向管进入的开口。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轮周文政何杰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哥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