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4726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原料:锦纶纱线20‑30%、抗菌剂25‑35%、光敏变色染料3‑6%、活性染料15‑30%、促染剂2‑3%、碱0.5‑2%、柔顺剂1‑3%,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品类的纱线,节约生产材料,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纱线的形状不再受到限制,织成面料后会更加透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选用的活性染料使染色宽容度增加,提高了染色重现性;竹炭、碳酸锂、聚六亚甲基胍和桧油协同作为抗菌剂,使得对病原微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达到最佳,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制造,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纱的种类有包覆纱、弹力纱和锦纶纱等,为了给纱增加辅助功能,设计出了遇光变色的抗菌锦纶纱。现有的抗菌锦纶纱具有抗菌功能的方法为将抗菌材料添加到制作锦纶纱的材料内,然后通过纺织工艺制作而成。现有的抗菌锦纶纱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换品种时需要更换全部材料,导致制作锦纶纱的材料浪费大;现有的工艺制作出的抗菌锦纶纱为等径的圆柱体结构,织成布料时容易贴敷在身体上,透气性差。而变色纱线织物在经过紫外线光源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五颜六色,这种纱线织物在室内或避开紫外线的照射后,又恢复到了纱线的本色,如此炫彩多变的纱线及其织物,引领了时尚和潮流。

2、目前,现有的技术cn115305722a中,将母粒与感光变色材料通过挤出纺丝制得遇光变色的锦纶纤维,制作出的锦纶纱为等径的圆柱体结构,织成布料时容易贴敷在身体上,透气性差,也不具备抗菌作用,并且在换纺织品类时需要更换全部材料,导致制作遇光变色的锦纶纤维的材料浪费大。

3、因此,提供一种透气吸汗、感光性好、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原料:锦纶纱线20-30%、抗菌剂25-35%、光敏变色染料3-6%、活性染料15-30%、促染剂2-3%、碱0.5-2%、柔顺剂1-3%,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有机氮抗菌整理剂、竹炭、碳酸锂和桧油;所述有机氮抗菌整理剂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类、聚六亚甲基胍盐类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变色染料为三芳甲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原料:锦纶纱线20-30%、抗菌剂25-35%、光敏变色染料3-6%、活性染料15-30%、促染剂2-3%、碱0.5-2%、柔顺剂1-3%,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有机氮抗菌整理剂、竹炭、碳酸锂和桧油;所述有机氮抗菌整理剂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类、聚六亚甲基胍盐类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光变色符合抗菌锦纶纱线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变色染料为三芳甲烷染料;所述活性染料为乙烯砜+一氯均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钒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