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000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体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包括卷材本体,所述卷材本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端头卡件,且卷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头卡座,所述端头卡座的内部设置有与端头卡件结构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卷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的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层、第一抗拉层和隔离层。本技术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压性能,且能够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断裂性能和防刺穿性能,同时便于多个卷材本体的组装与拆卸,方便在铺设时进行多个卷材的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1、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料等(掺剂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用途。

2、公开号为cn21212805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设计了防水卷材的结构,包括胎基,所述胎基为聚酯纤维无纺布;所述胎基的上表面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与胎基之间均匀填充有细砂;所述胎基的下方依次设有改性沥青层和隔离膜。该技术设计的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延伸率和抗拉强度,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

3、综合上述专利,现有技术中,对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设计虽然都基本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抗拉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防水卷材的整体强度较低,抗压能力和防刺穿性能较差,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卷材本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端头卡件,且卷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头卡座,所述端头卡座的内部设置有与端头卡件结构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卷材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的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层、第一抗拉层和隔离层,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的另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二缓冲层、第二抗拉层和隔离膜。

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为硅胶材质,且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为一种热熔胶粘接剂。

4、可以看出,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能够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之间保持粘接固定,并利用硅胶材质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压性能。

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插设至第一抗拉层内部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一抗拉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块插入的限位卡腔;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外壁也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插设至第二抗拉层内部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抗拉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块插入的限位卡腔。

6、可以看出,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抗拉层之间方便组装与拆卸,第二缓冲层与第二抗拉层之间方便组装与拆卸。

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抗拉层和第二抗拉层均为一种聚酰胺纤维材质的构件。

8、可以看出,根据抗拉层的材质,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断裂性能和防刺穿性能。

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卡块的竖截面呈箭头状结构,所述限位卡腔的竖截面为一种与限位卡块的结构相匹配的箭头状槽体。

10、可以看出,在限位卡块能够稳定的插入限位卡腔的内部,在插入的过程中,限位卡块的后端部受挤压变形压缩,直至完全卡入限位卡腔的内部后,恢复原有形状,此时,能够保证限位卡块卡入限位卡腔内部后不易脱落。

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头卡件的两外壁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端头卡座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端头卡件的齿槽相匹配的卡齿。

12、可以看出,卷材本体两端部设置的端头卡件与端头卡座相匹配,能够方便多个卷材本体的组装与拆卸。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的两侧均粘接缓冲层,缓冲层为硅胶材质,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压性能;

15、2、通过设置抗拉层,抗拉层为一种聚酰胺纤维材质的构件,能够在使用时提高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断裂性能和防刺穿性能;

16、3、设置的抗拉层与缓冲层之间通过结构匹配的限位卡块和限位卡腔相卡接,在限位卡块插入限位卡腔的内部过程中,限位卡块的后端部受挤压变形压缩,直至完全卡入限位卡腔的内部后,恢复原有形状,此时,能够保证限位卡块卡入限位卡腔内部后不易脱落,进而便于缓冲层与抗拉层之间的组装,保持组装后的稳定性;

17、4、设置的卷材本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端头卡件和端头卡座,端头卡座内部设置有与端头卡件结构相匹配的卡槽,且端头卡件的两外壁均设置有齿槽,端头卡座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端头卡件的齿槽相匹配的卡齿,便于多个卷材本体的组装与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本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端头卡件(2),且卷材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头卡座(3),所述端头卡座(3)的内部设置有与端头卡件(2)结构相匹配的卡槽(4),所述卷材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的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层(6)、第一抗拉层(7)和隔离层(8),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的另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二缓冲层(9)、第二抗拉层(10)和隔离膜(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6)和第二缓冲层(9)均为硅胶材质,且第一缓冲层(6)和第二缓冲层(9)均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之间设置有粘接层(14),所述粘接层(14)为一种热熔胶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6)的外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插设至第一抗拉层(7)内部的限位卡块(12),所述第一抗拉层(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块(12)插入的限位卡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9)的外壁也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插设至第二抗拉层(10)内部的限位卡块(12),所述第二抗拉层(1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块(12)插入的限位卡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层(7)和第二抗拉层(10)均为一种聚酰胺纤维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块(12)的竖截面呈箭头状结构,所述限位卡腔(13)的竖截面为一种与限位卡块(12)的结构相匹配的箭头状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卡件(2)的两外壁均设置有齿槽,所述端头卡座(3)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端头卡件(2)的齿槽相匹配的卡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本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端头卡件(2),且卷材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端头卡座(3),所述端头卡座(3)的内部设置有与端头卡件(2)结构相匹配的卡槽(4),所述卷材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的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层(6)、第一抗拉层(7)和隔离层(8),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的另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二缓冲层(9)、第二抗拉层(10)和隔离膜(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6)和第二缓冲层(9)均为硅胶材质,且第一缓冲层(6)和第二缓冲层(9)均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5)之间设置有粘接层(14),所述粘接层(14)为一种热熔胶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6)的外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插设至第一抗拉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蓄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