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87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包括输入直流源、全桥开关网络、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LLC谐振网络、变压器组、副边整流电路;输入直流源与全桥开关网络连接;所述LLC谐振网络分别与全桥开关网络的桥臂中两个双向开关管的交点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的原边连接;所述变压器组副边通过双向开关管S11串联后与负载连接;所述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一端与输入直流源两端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组原边串联交点连接,用于控制全桥开关网络多电平输入和原边电流流向;所述副边整流电路设置于变压器组副边用于控制副边电流流向。通过开关管的开关搭配实现副边负载电压极性的转换;副边变压器组的串并联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变换相关,特别是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拓扑副边侧只包含整流开关管与滤波电容,不具备滤波电感,因此为达到输出电压纹波指标需设计较大滤波电容;随应用功率等级的提高,经由副边侧整流开关管的电流或电压增大,对开关管的应力要求比较高;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设计,可以在副边侧大电压输出时控制副边侧串联,使副边侧开关管电压应力要求降低,提高加压均衡性;在副边侧大电流输出时控制副边侧并联,使副边侧开关管电流应力要求降低,减小输出滤波电容滤波压力。

2、多级式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的第一级boost变换器无法实现开关管软开关,会产生较大开关损耗;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实现开关管软开关,但无法满足多电压等级需求;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拓扑所使用开关器件较多,成本相对较高,控制策略复杂,模拟实现较为困难,同时存在中点电位不平衡现象。原边并联的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由于器件需要承受较大的电压应力,并不适用于高压场所;原边串联的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由于器件需要承受较大的电流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源、全桥开关网络、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LLC谐振网络和变压器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双向开关管S5、第六双向开关管S6;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所述第五双向开关管S5和第六双向开关管S6串联;所述第五、六两个双向开关管串联后与第一、二两个电容串联交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串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源、全桥开关网络、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llc谐振网络和变压器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双向开关管s5、第六双向开关管s6;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所述第五双向开关管s5和第六双向开关管s6串联;所述第五、六两个双向开关管串联后与第一、二两个电容串联交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的第一、二两个串联电容后的一端与输入直流源正极相连,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的第一、二两个串联电容后的另一端与输入直流源负极相连,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的第五、六两个双向开关管串联后的一端与两组变压器原边的交点相连,原边串并联调节模块的第五、六两个双向开关管串联后的另一端与第一、二两个电容串联交点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原副边串并联可调节的llc谐振变换器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与变压器组副边侧的副边整流电路,所述副边整流电路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科魏云鹏魏向楠王洲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