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61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公交主体,公交主体上设置有环境感知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多车间通信系统,环境感知系统用于收集车内外的环境信息,能源管理系统用于规划车辆能源使用情形,多车间通信系统用于在环境感知系统收集环境信息后,经过与他车间的信息比对,判断信息异常情况,保证信息准确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环境感知系统收集到的环境信息,规划车辆能源使用情形,以根据环境来适应性的进行能源管理优化,达到节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好处,多车间通信系统的设置保证了环境感知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准确率,避免能源管理优化方向错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管理,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


技术介绍

1、弹性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自适应路线、定制化发车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行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相比传统的固定线路和固定班次的公交车,弹性公交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交通的个性化需求。

2、弹性公交的能源管理涉及到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且出于更好的实现能源管理效果,弹性公交在运转过程中会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感知,对相应信息进行收集,以供适应性地进行能源管理。

3、然而弹性公交的环境感知、信息收集需要借助传感器等设备的功能,这些设备具有一定的故障率,当其收集到错误信息时,往往不能被差距,而能源管理系统在借助这些错误信息进行能源管理操作时,导致管理方向出现偏差,进而导致能源管理效果差,甚至对车辆及乘客产生不利影响。

4、为此提出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包括公交主体,公交主体上设置有环境感知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多车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系统用于收集车内外的环境信息,能源管理系统用于根据环境感知系统收集到的环境信息,规划车辆能源使用情形,以根据环境来适应性的进行能源管理优化,多车间通信系统用于在环境感知系统收集环境信息后,经过与他车间的信息比对,判断信息异常情况,保证信息准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车间通信系统包括通讯模块、行驶状态模块、信息比对模块和计时模块;通讯模块用于根据与他车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讯模块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包括公交主体,公交主体上设置有环境感知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多车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系统用于收集车内外的环境信息,能源管理系统用于根据环境感知系统收集到的环境信息,规划车辆能源使用情形,以根据环境来适应性的进行能源管理优化,多车间通信系统用于在环境感知系统收集环境信息后,经过与他车间的信息比对,判断信息异常情况,保证信息准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车间通信系统包括通讯模块、行驶状态模块、信息比对模块和计时模块;通讯模块用于根据与他车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讯模块采用无线通讯技术,通讯模块启动时,匹配到位置最接近的弹性公交车辆进行无线通讯对接,并相互传输自身所收集的环境信息的数据;行驶状态模块用于接收他车信息中车辆型号、车辆客流量和已行驶时间的数据,并他车数据与本车数据比对出一定比例,将该比例代入计算受这些数据影响的环境信息中,判断出他车在与本车一致时部分环境信息处于何种范围;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将他车收集的环境信息与本车收集的环境信息做出比对,当数据差距在限定范围内时,则说明本车收集的环境信息准确,能源管理系统可根据本车收集的环境信息做出能源管理调整,当数据差距在非限定范围内时,通讯模块再次发出信号与另外的最接近的车辆进行无线通讯对接,再次进行信息比对,若在限定范围内,则说明本车收集的环境信息准确,若非在限定范围内,则说明本车收集的环境信息有误,禁用能源管理系统,并在结束运送路线后送至检修区域对环境感知系统进行修复;计时模块用于对每次通讯模块、行驶状态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的使用周期进行计时,并在到达计时时间后,再次启动通讯模块、行驶状态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感知与智能能源管理的弹性公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系统包括气象信息感知模块和车内环境感知模块;气象信息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车内环境感知用于对车厢内客流量、温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数据进行检测和收集,其中客流量通过智能摄像头检测,温度和二氧化碳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丽娟丁恒王岳平何勇海刘俊德杜囯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慧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