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659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包括监测箱,监测箱内设有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包括仪器主体、抽吸泵和滤带,监测箱内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可单向转动的设置在仪器主体两侧,且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同步反向转动,第一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一输送环板,第一输送环板内设有可拆卸卡合连接的第一卷绕轴,第二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卷绕轴,实现了滤带在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内的自动输送,并且多个第一卷绕轴的设计,解决了原有滤带单次只能使用一卷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气污染物监测,具体涉及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1、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氟利昂,厨房油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苯并(a)芘等)、烟草燃烧的烟雾(一氧化碳、尼古丁、醛类、苯并(a)芘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等。

3、而现有对大气中颗粒物的监测,现在大多使用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进行扬尘的监测,这种仪器是利用射线作为辐射源,抽气泵对大气进行采样,在采样时监测仪实时监控抽气的流量,大气中的悬浮颗粒被吸附在β源和闪烁体探测器之间的滤纸表面,抽气前后闪烁体探测器计数值的改变反映了滤纸上吸附灰尘的质量,根据采样体积换算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根据β射线吸收原理设计,β射线是一种高速电子流,高能量的粒子由发射出来碰到尘粒子时,能量减退或被粒子吸收。β射线强度一定时,被吸收量大小只与吸收物质的质量有关,与吸收物质的物化特性无关。

4、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对该仪器进行使用的时候,发现,该仪器中是通过一个轴的转动,通过滤带的连接,带动另一个带有卷绕滤带的周转动,从而带动滤带依次穿过仪器主体内,当卷绕的滤带使用完后,需要将两个轴进行拆卸,将使用完成的滤带拿下,然后将新的滤带放入,同时还需要手动将新的滤带穿过仪器主体,与相应的轴连接,最后再手动将轴固定,这样的方式,导致滤带在更换的时候,十分的麻烦,影响更换效率。

5、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及动态预警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所述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包括仪器主体、设置在仪器主体内对空气进行抽吸的抽吸泵和横穿过仪器主体用于抽吸空气过滤的滤带,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带动滤带横穿过仪器主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所述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可单向转动的设置在仪器主体两侧,且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一输送环板,所述第一输送环板内设有可拆卸卡合连接的第一卷绕轴,所述滤带均匀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所述第二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卷绕轴,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滤带端部固定在第二卷绕轴上的固定机构。

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盘、定位板和配重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监测箱内,且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最上端的第二卷绕轴外侧,且第一液压杆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板,且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保证定位板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始终在上端的配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切割刀,位于切割刀一侧的所述挤压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海绵。

5、优选的,位于最底部的所述第二卷绕轴下方设有可上下运动且可来回运动的推板,位于推板下方的所述监测箱底部设有用于使用后的滤带收集的第二收集箱。

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延伸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四液压杆,所述第四液压杆延伸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滤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端部与第一卷绕轴固定连接,且连接带中部设有撕裂线,所述滤带另一端的一个表面设有可撕裂分离的纳米胶,且滤带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设有粘结胶,所述滤带呈卷绕状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所述纳米胶用于滤带端部能够与相应的滤带之间粘结固定,保证粘结胶始终保持在外侧,使其位置不变。其中粘结胶的粘结牢固程度大于纳米胶的粘结牢固程度。

8、优选的,位于最底部的所述第一卷绕轴外侧设有进料槽,所述滤带和第一卷绕轴形成的滤带卷均匀分布在进料槽内,所述进料槽内设有用于挤压第一卷绕轴与第一输送环板卡合固定的第五液压杆。

9、优选的,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输送环板下方设有用于第一卷绕轴回收的第一收集箱。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盘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输送环板与定位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槽内壁上设有贯穿式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杆,位于第一收集箱上方的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且用于相应顶杆向外顶出的第六液压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盘一侧设有第一输送轴,所述第二输送盘一侧设有第二输送轴,所述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与监测箱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输送轴上设有单向转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两端设有固定连接且分别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连接的第三伞齿轮,所述监测箱内设有可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输送轴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盘内设有同步槽,所述第二输送轴与同步槽内壁单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卷绕轴端部均设置在同步槽内,相邻所述第二卷绕轴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同步链条,位于最外的所述第二卷绕轴与同步轴之间通过同步链条连接。

12、一种大气污染物动态预警方法,采用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3、s1通过抽吸泵对空气的抽吸,将气流抽吸至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内使气流通过滤带,大气中悬浮颗粒物被吸附在滤带上,然后通过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

14、s2浓度测出来后,上传至系统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第二输送轴反转,由于初始状态,滤带端部的粘结胶与第二输送轴粘结固定,因此滤带自动卷绕在在第二输送轴上,使第一输送轴上的滤带自动展开,从而将使用完成的滤带从仪器主体内分离,将未使用的滤带进入仪器主体内,进行下一次的测量,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第一输送盘、第二输送盘、第一卷绕轴和第二卷绕轴的设计,实现了滤带在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内的自动输送,并且多个第一卷绕轴的设计,解决了原有滤带单次只能使用一卷的设计,可以通过第一输送盘的旋转,实现不同第一卷绕轴的位置的调节,实现不同滤带的使用,第二卷绕轴的设计,使滤带在使用后,能够实现自动卷绕回收,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所述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包括仪器主体、设置在仪器主体内对空气进行抽吸的抽吸泵和横穿过仪器主体用于抽吸空气过滤的滤带,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带动滤带横穿过仪器主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所述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可单向转动的设置在仪器主体两侧,且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一输送环板,所述第一输送环板内设有可拆卸卡合连接的第一卷绕轴,所述滤带均匀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所述第二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卷绕轴,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滤带端部固定在第二卷绕轴上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盘、定位板和配重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监测箱内,且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最上端的第二卷绕轴外侧,且第一液压杆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板,且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保证定位板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始终在上端的配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切割刀,位于切割刀一侧的所述挤压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第二卷绕轴下方设有可上下运动且可来回运动的推板,位于推板下方的所述监测箱底部设有用于使用后的滤带收集的第二收集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延伸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四液压杆,所述第四液压杆延伸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端部与第一卷绕轴固定连接,且连接带中部设有撕裂线,所述滤带另一端的一个表面设有可撕裂分离的纳米胶,且滤带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设有粘结胶,所述滤带呈卷绕状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所述纳米胶用于滤带端部能够与相应的滤带之间粘结固定,保证粘结胶始终保持在外侧,使其位置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第一卷绕轴外侧设有进料槽,所述滤带和第一卷绕轴形成的滤带卷均匀分布在进料槽内,所述进料槽内设有用于挤压第一卷绕轴与第一输送环板卡合固定的第五液压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输送环板下方设有用于第一卷绕轴回收的第一收集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盘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输送环板与定位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槽内壁上设有贯穿式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杆,位于第一收集箱上方的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且用于相应顶杆向外顶出的第六液压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盘一侧设有第一输送轴,所述第二输送盘一侧设有第二输送轴,所述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与监测箱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输送轴上设有单向转动连接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两端设有固定连接且分别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连接的第三伞齿轮,所述监测箱内设有可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输送轴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盘内设有同步槽,所述第二输送轴与同步槽内壁单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卷绕轴端部均设置在同步槽内,相邻所述第二卷绕轴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同步链条,位于最外的所述第二卷绕轴与同步轴之间通过同步链条连接。

10.一种大气污染物动态预警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所述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包括仪器主体、设置在仪器主体内对空气进行抽吸的抽吸泵和横穿过仪器主体用于抽吸空气过滤的滤带,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带动滤带横穿过仪器主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所述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可单向转动的设置在仪器主体两侧,且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一输送环板,所述第一输送环板内设有可拆卸卡合连接的第一卷绕轴,所述滤带均匀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所述第二输送盘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卷绕轴,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滤带端部固定在第二卷绕轴上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盘、定位板和配重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监测箱内,且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最上端的第二卷绕轴外侧,且第一液压杆端部设有转动连接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板,且固定板底部设有用于保证定位板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始终在上端的配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切割刀,位于切割刀一侧的所述挤压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挤压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第二卷绕轴下方设有可上下运动且可来回运动的推板,位于推板下方的所述监测箱底部设有用于使用后的滤带收集的第二收集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内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延伸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四液压杆,所述第四液压杆延伸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物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端部与第一卷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玲伊尹喆王伟荔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乌兰察布分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