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5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阳模和阴模。阴模中心设置光学区和周边圆形区域,该区域外设置“密封带”,“密封带”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在其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在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阳模中心设置光学中心,在该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在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阻料坝的高度;在区域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对应的凹面,合模时形成一道密封环,且此凹面的深度合模后形成第二道“密封带”。该设计用于眼内植入透镜成型,该设计可有效防止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的迁移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眼内植入透镜(如人工晶状体)的加工方式为精密车削,即得用精密车床,在合成好的扁圆柱型聚合物(扣料)两面,车削出所需要的光学面,再经过铣削、抛光等工艺制得。对于传统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车削工艺需要的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大;2)车削工艺控制难,特别是对于低模量软性材料,产品良率较低;3)对于绝大部分机械加工设备,在车削后需要对透镜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有可能引进其他杂质,且对材料的光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2、此外,现有技术的人工晶体成型模具,当单体充满空腔后进行聚合形成人工晶体,由于部分单体沸点相对较低,聚合过程中会出现挥发迁移现象,导致空腔ⅲ内形成的人工晶体理化指标产生异常,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2、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和阳模以及阳模和阴模结合形成的空腔,所述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光学区和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以及阳模(Ⅰ)和阴模(Ⅱ)结合形成的空腔(Ⅲ),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第1道密封带(3)、密封环(4)、第2道密封带(5)、外沿(6)、挡料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两道密封带及一道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与阴模(Ⅱ)合模后,两个模具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以及阳模(ⅰ)和阴模(ⅱ)结合形成的空腔(ⅲ),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第1道密封带(3)、密封环(4)、第2道密封带(5)、外沿(6)、挡料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两道密封带及一道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与阴模(ⅱ)合模后,两个模具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模(ⅱ)的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的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丁振伟王聪瀛闫彬王连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百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