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解制氢,具体为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倡导节能减排成为各个国家的大势所趋。我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保问题。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形式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其中,很大一部分能源都依赖进口。加上我国在部分能源上的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能源使用后的污染物排放也达不到标准,导致我国迫切的需要各种新能源来填补能源缺口,缓解能源和环保问题。
2、氢能源作为一种公认的高效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青睐,但由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其制备和使用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一技术难点一直是限制其广泛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较为成熟的制氢方式有化石燃料制氢、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等,其中电解水制氢不仅环保,而且制得的氢气纯度很高,但电解槽长时间的运行可能发生电解液渗漏现象,漏出的电解液会导致电路短路,导致制氢系统瘫痪甚至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包括:碱液循环泵(1)、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氢分离器(4)、氧洗涤器(5)、氢洗涤器(6)、管网组件,所述碱液循环泵(1)通过管网组件与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连通,所述管网组件将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氢分离器(4)、氧洗涤器(5)和氢洗涤器(6)内部连通,所述管网组件与给水箱和污水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组件包括:氧气流道管(31)、氢气流道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解制氢装置包括:碱液循环泵(1)、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氢分离器(4)、氧洗涤器(5)、氢洗涤器(6)、管网组件,所述碱液循环泵(1)通过管网组件与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连通,所述管网组件将密封功能电解槽(2)、氧分离器(3)、氢分离器(4)、氧洗涤器(5)和氢洗涤器(6)内部连通,所述管网组件与给水箱和污水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组件包括:氧气流道管(31)、氢气流道管(41)、第一碱液回流管(10)、补水管(11)、冷却水供水管(12)、冷却水回水管(13)、输氧管(32)、输氢管(42)、第二碱液回流管(64)、第三碱液回流管(54)、排污管(14)、第四碱液回流管(15);所述氧气流道管(31)一端与密封功能电解槽(2)连通,所述氧气流道管(31)另一端与氧分离器(3)侧壁连通,所述氢气流道管(41)一端与密封功能电解槽(2)连通,所述氢气流道管(41)另一端与氢分离器(4)侧壁连通;所述排污管(14)与密封功能电解槽(2)连通,所述第二碱液回流管(64)两端分别连通氢洗涤器(6)和氢分离器(4),所述输氢管(42)两端分别连通氢洗涤器(6)和氢分离器(4),所述第三碱液回流管(54)两端分别连通氧洗涤器(5)和氧分离器(3),所述输氧管(32)两端分别连通氧洗涤器(5)和氧分离器(3),所述碱液循环泵(1)通过第一碱液回流管(10)与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连通,所述第四碱液回流管(15)将碱液循环泵(1)和密封功能电解槽(2)连通,所述冷却水供水管(12)将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连通,所述冷却水回水管(13)将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连通,所述补水管(11)与氧洗涤器(5)和氢洗涤器(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功能电解槽(2)包括:左端压板(21)、右端压板(22)、极框(23)若干、极板(24)若干、密封垫片(25)若干,所述极板(24)镶嵌在极框(23)内,所述极框(23)叠加在一起,所述极框(23)与极框(23)之间安装有密封垫片(25),所述左端压板(21)安装在极框(23)的最左侧,所述右端压板(22)安装在极框(23)的另最右侧,所述左端压板(21)分别与排污管(14)、氧气流道管(31)和氢气流道管(41)连通,所述右端压板(22)与第四碱液回流管(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带电解槽密封功能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框(23)上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包括:定位孔(231)、氧侧进碱口(232)、氢侧进碱口(233)、排污口(234)、氢气流道口(235)、氧气流道口(236),所述排污口(234)一侧设有氧侧进碱口(232),所述排污口(234)另一侧设有氢侧进碱口(233),所述氢气流道口(235)和氧气流道口(236)设置在极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兰,吴绍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穆尔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