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器支撑机构,具体为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航天光学遥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相机光学系统的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光学系统精度,减少地面试验及发射段振动以及在轨条件对其影响,在光学遥感器的支撑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如阻尼减震技术、挠性支撑技术、自适应技术、完全约束技术等。阻尼减震技术在工程实际中多利用各种形式不同的阻尼结构,实现隔振减震效果。挠性支撑和自适应技术多利用设计好的各挠性环节,吸收振动及变形,达到降低外界环境对光学系统影响的目的。完全约束技术多利用几组约束机制配合,实现六个自由度的完全约束,避免过度约束对光学系统的牵扯。
2、然而,完全约束及自适应技术仅针对在轨环境适用,却难以支持光学遥感器通过地面试验,不能满足发射段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包括遥感器(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感器(1)的底部固定有螺栓连接块一(6),所述底座(2)的侧面开设有多通道轨道槽,所述多通道轨道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柱(7),所述移动柱(7)远离多通道轨道槽的一端固定有螺栓连接块二(8),所述螺栓连接块二(8)通过螺栓与螺栓连接块一(6)连接,所述底座(2)内部的多通道轨道槽内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共设置有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底座(2)侧面的多通道轨道槽的内部。
3.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包括遥感器(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感器(1)的底部固定有螺栓连接块一(6),所述底座(2)的侧面开设有多通道轨道槽,所述多通道轨道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柱(7),所述移动柱(7)远离多通道轨道槽的一端固定有螺栓连接块二(8),所述螺栓连接块二(8)通过螺栓与螺栓连接块一(6)连接,所述底座(2)内部的多通道轨道槽内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共设置有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底座(2)侧面的多通道轨道槽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套杆(35)远离阻力杆(34)的一端与外界连通,且阻力套杆(35)与外界连通的嵌固在底座(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性气管(32)常采用空心橡胶管制成,所述两通式喷气管道(36)的喷气口位于t型滑块(3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光学遥感器辅助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远离遥感器(1)的一侧设置有震动保护装置(4),所述震动保护装置(4)包括六角形连接板(41)、接触组件(43),所述六角形连接板(41)固定在底座(2)远离遥感器(1)的一侧,所述六角形连接板(41)远离底座(2)的一侧固定有膨胀气囊(42),所述接触组件(43)共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丑述仁,蒋衍,王勇平,陈斌,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