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27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夹框,两个所述夹框内部夹持有雷达本体,且夹框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吹风框,所述底座侧边对应两端夹框的吹风框的位置设有带动吹风框微转角度的驱动组件,通过双向螺杆的作用下,转动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夹框与双向螺杆啮合沿移动槽移动展开,方便雷达本体的放入和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雷达本体夹持安装在两个夹框内部方便拆卸维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吹风框微转角度,调节吹风的位置,使之覆盖雷达本体整个表面,配合雷达本体自身的热量和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在高湿度环境下,对雷达本体表面进行干燥吹风,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雷达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毫米波雷达,具体为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


技术介绍

1、汽车毫米波雷达是一种无源雷达,可以用于测量车辆相对它所在位置的距离。它是基于毫米波雷达,有一种叫做k-band的毫米波发射器,当它发射毫米波时,在特定的有限角度内,它会反射毫米波到物体,然后它会发布一个脉冲光。当毫米波发射到汽车时,由于汽车的形状以及毫米波的角度,毫米波会通过汽车的表面反射,然后再回到发射源。雷达会计算出毫米波在汽车表面上反弹的距离,从而测量到汽车和它的距离。汽车毫米波雷达具有建筑渐进式补足模式,可以容易地适应物体的外形,从而改善毫米波雷达检测到的定位精确度。

2、现有技术中车载雷达的安装多通过安装座和螺栓夹持安装,例如专利cn217332849u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安装底座可以与车体安装处直接安装,借助螺栓类设备与安装孔即可实现安装底座与车体的固定安装,实现雷达与车体的便捷式安装。

3、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雷达配合安装座与车体固定安装,且对雷达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但是汽车毫米波雷达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在降雨,雪,雾天气时波发射不能正确工作,现有技术中缺乏在高湿度环境下,雷达表面干燥措施,进而在潮湿环境下,雷达测距的精准度容易失准,影响车体的防撞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雷达本体夹持安装在两个夹框内部方便拆卸维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吹风框微转角度,调节吹风的位置,使之覆盖雷达本体整个表面,配合雷达本体自身的热量和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在高湿度环境下,对雷达本体表面进行干燥吹风,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雷达的精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夹框,两个所述夹框内部夹持有雷达本体,且夹框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吹风框,所述底座侧边对应两端夹框的吹风框的位置设有带动吹风框微转角度的驱动组件,所述夹框底部和侧边内壁上均固定有橡胶垫,且雷达本体与橡胶垫挤压接触。

3、进一步的,所述夹框两端开设有风道,所述夹框对应风道的外侧开设有散热窗,所述雷达本体两侧贴附有导热片。

4、进一步的,所述风道顶部固定有弹性风筒,且弹性风筒另一端与吹风框尾端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框内部安装有微型风扇,且吹风框的出口端内壁上安装有电热丝。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所述底座位于雷达本体中心处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马达,且马达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底座位于雷达本体中心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圆心处均固定有摆杆,所述吹风框的两端转动穿出夹框固定有连接板,且摆杆顶部与连接板挤压接触,所述连接板与夹框的转动连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双向螺杆,所述夹框底部啮合套接在双向螺杆的两端。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包括底座;移动槽;双向螺杆;夹框;散热窗;风道;橡胶垫;雷达本体;导热片;吹风框;弹性风筒;驱动组件;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摆杆;连接板;扭力弹簧;

10、1.该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连接板和摆杆作用下,连接板带动吹风框微转一定的角度,马达的转动方向通过编程控制在吹风框可转动的范围内,保持摆杆与连接板的挤压接触,连接板通过扭力弹簧带动吹风框复位,进而实现对雷达本体表面往复式的吹风,对雷达本体表面进行覆盖式干燥吹风。

11、2.该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双向螺杆的作用下,转动双向螺杆带动两个夹框与双向螺杆啮合沿移动槽移动展开,方便雷达本体的放入和取出。

12、3.该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导热片和风道的作用下,雷达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出透过风道由散热窗散出,在高潮湿的环境下,吹风框内的微型风扇透过弹性风筒将热气吹到雷达本体的表面上,配合电热丝对雷达本体表面干燥处理。

13、4.该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相对于现有技术,雷达本体夹持安装在两个夹框内部方便拆卸维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吹风框微转角度,调节吹风的位置,使之覆盖雷达本体整个表面,配合雷达本体自身的热量和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在高湿度环境下,对雷达本体表面进行干燥吹风,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雷达的精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夹框(2),两个所述夹框(2)内部夹持有雷达本体(3),且夹框(2)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吹风框(4),所述底座(1)侧边对应两端夹框(2)的吹风框(4)的位置设有带动吹风框(4)微转角度的驱动组件(5),所述夹框(2)底部和侧边内壁上均固定有橡胶垫(23),且雷达本体(3)与橡胶垫(23)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框(2)两端开设有风道(22),所述夹框(2)对应风道(22)的外侧开设有散热窗(21),所述雷达本体(3)两侧贴附有导热片(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2)顶部固定有弹性风筒(41),且弹性风筒(41)另一端与吹风框(4)尾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框(4)内部安装有微型风扇,且吹风框(4)的出口端内壁上安装有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马达(51),所述底座(1)位于雷达本体(3)中心处一侧的表面上固定有马达(51),且马达(51)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52),所述底座(1)位于雷达本体(3)中心处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53),且主动齿轮(52)与从动齿轮(53)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圆心处均固定有摆杆(54),所述吹风框(4)的两端转动穿出夹框(2)固定有连接板(55),且摆杆(54)顶部与连接板(55)挤压接触,所述连接板(55)与夹框(2)的转动连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11),且移动槽(11)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双向螺杆(12),所述夹框(2)底部啮合套接在双向螺杆(12)的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夹框(2),两个所述夹框(2)内部夹持有雷达本体(3),且夹框(2)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吹风框(4),所述底座(1)侧边对应两端夹框(2)的吹风框(4)的位置设有带动吹风框(4)微转角度的驱动组件(5),所述夹框(2)底部和侧边内壁上均固定有橡胶垫(23),且雷达本体(3)与橡胶垫(23)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框(2)两端开设有风道(22),所述夹框(2)对应风道(22)的外侧开设有散热窗(21),所述雷达本体(3)两侧贴附有导热片(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2)顶部固定有弹性风筒(41),且弹性风筒(41)另一端与吹风框(4)尾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车载毫米波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框(4)内部安装有微型风扇,且吹风框(4)的出口端内壁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斗王小庆张卫华徐丽华陈芝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移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