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602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分类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分类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调度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将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气体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数据收集,同时对城镇不同用电单元的用电量数据进行采集;数据分类单元用于将多种可再生能源按照能源来源和转换方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其提高沼气池的产气量和产气稳定性,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率,提高发电持续性和稳定性,形成多能互补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分类系统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能源分类系统存在分类效率低、分类准确性差和合理调度使用较差的问题,无法满足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的实时分类调度使用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及方法,以提高分类效率和准确性。

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116308884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智慧管理方法及系统,其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将各个时间段多个用户新源消耗峰值和谷值计算平均值,进行分类整合;确定单个时间段的峰值和谷值范围;区分能源消耗进入端口;高峰端比对数据异常,加入可再生电力使用,低谷端比对数据异常,采用电网购电;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对常规三个时间段的平均值提取方式,并整合各个自定义区域的能源消耗范围,将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具体化,在当日用电时根据不同时间段,确定用电方式,并在用电异常后随时转换用电方式,保证用户用电质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分类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调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发电单元和括预处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

4.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包括温控装置、换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分类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调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发电单元和括预处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

4.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包括温控装置、换热装置、制备装置、防护装置、太阳能热水器(1)、沼气池(2)、第一导热内胆(3)、第一换热管(4)、第一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6)、第一泵体(7)、储气罐(8)和沼气发电机(9),太阳能热水器(1)上设置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用于对太阳能热水器(1)防护处理,第一导热内胆(3)设置在沼气池(2)内侧壁上,第一换热管(4)螺旋盘绕在第一导热内胆(3)内侧壁上,第一输送管(5)输入端与第一换热管(4)输出端连通,第一输送管(5)输出端与太阳能热水器(1)连通,第一泵体(7)连通设置在太阳能热水器(1)输出端上,第一泵体(7)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管(6)连通,第二输送管(6)输出端通过温控装置与第一换热管(4)连通,温控装置用于对进入第一换热管(4)内的水温控制,并且温控装置用于将水温储存,储气罐(8)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沼气池(2)排气口连通,储气罐(8)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沼气发电机(9)进气口连通,沼气发电机(9)排气口与换热装置连通,换热装置用于将沼气发电机(9)排出的废气余热收集,制备装置与换热装置连通,制备装置用于换热装置的温度将物料腐熟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镇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多层协同实时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输送箱(11)、第二换热管(12)、排出管(13)、第三换热管(14)、第二泵体(15)、物料筒(16)、第二导热内胆(17)、第一阀门(18)和废气管(19),第一箱体(10)内设置有导热介质,两组输送箱(11)分别安装在第一箱体(10)内侧壁上下两部,多组第二换热管(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输送箱(11)连通,排出管(13)连通设置在下部输送箱(11)上,排出管(13)输出端与室外相通,第三换热管(14)安装在第一箱体(10)内侧壁上,第二泵体(15)安装在第一箱体(10)外侧壁上,并且第二泵体(15)连通设置在第三换热管(14)输出端上,第二导热内胆(17)设置在物料筒(16)内侧壁上,第三换热管(1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第二导热内胆(17)内连通,并且第三换热管(14)内设置有导热介质,物料筒(16)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物料筒(16)底端设置有排出口,第一阀门(18)连通设置在排出口处,废气管(19)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睢媛媛南钰陈炳华申文琰孔真真郭楠伟王磊于永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