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候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候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601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候诊系统,智能候诊系统包括:用于发出叫号提醒信息的提醒模块;用于向患者分配提醒模块并回收提醒模块的分发回收模块,以及与提醒模块信号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患者的预约号顺序以及患者与目标地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提醒模块输出不同提示强度的提醒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根据患者的预约号排序以及患者与检查室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叫号提醒时间或提醒类型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解决医院中患者人数与提醒模块供给需求不平衡以及由提醒模块的回收、充电、消毒为管理人员增加大量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通信,涉及一种智能候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医疗影像检查的智能候诊系统。


技术介绍

1、医院就诊流程通常包括导诊咨询、挂号、门诊科室就诊、缴费、辅助检查/门诊治疗等。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各就诊环节的排队等候已成为困扰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问题。医院就诊人数众多,过去就诊过程存在排队秩序混乱(经常发生插队或不排队)的现象,也因此容易发生纠纷,而医护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基于该问题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为解决排队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叫号系统,系统按照患者的预约号顺序进行叫号。例如:进行影像检查的患者按照其缴费时间,系统为其分配预约号以进行影像学检查。由于叫号是通过医院科室门口的显示屏显示患者姓名和预约号,部分患者并未注意屏幕而错过叫号;或者,医院科室门口通过语音播报叫号,但由于现场人数较多,各种干扰声音掩盖了语音播报的声音,患者也可能错过叫号。另一方面,患者获取预约号后并未到相应的检查科室进行候诊,因此,其无法听到叫号信息或看到叫号信息,进而错过叫号。患者错过叫号后,再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有时会被误认为插队,进而引起纠纷。

2、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397369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影像检查中心叫号装置,包括叫号端和接收端;叫号端位于分诊台,包括一个分诊控制系统,分诊控制系统上设置有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接收端为一个腕带,佩戴于患者的手腕上,腕带上设置有led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led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该叫号装置佩戴于患者的手腕上,当轮到该患者进行检查时,分诊台的叫号端会发出无线信号,腕带上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该无线信号后,控制模块会控制led灯发光,从而提醒该患者去检查。但是该叫号装置并不能根据患者的预约号排序以及患者与检查室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叫号提醒时间或提醒类型,当患者距离检查室较远时,即使发送了提醒信号,患者并不一定能在规定时间到达检查室而错过叫号。

3、公开号为cn116052321a的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叫号方法包括: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读取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将叫号排队信息和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将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电子设备,获得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当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该专利技术申请虽然能够解决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过号、医院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但该方法是针对所有即将就诊的患者的位置信息、通行信息进行分析的,需要在同一时间获取并处理大量的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行信息,因此,系统运行负荷非常大,系统运算出错的概率相应增加。此外,患者还需要执行反馈回执,未考虑到没有智能设备或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对于不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系统无法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行信息,对于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其在反馈回执方面具有困难,因此,该方法的受众面较窄。

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提供的叫号装置或方法需要在同一时间对就诊患者的位置信息、通行信息(巨大数据量)进行分析,并且还需要患者执行反馈回执,未考虑老年人的情况。同时现有技术不能根据患者的预约号排序以及患者与检查室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叫号提醒时间或提醒类型,仅提供类似手环的叫号装置给患者,由控制模块发送信号至叫号装置以提醒患者。该技术方案未考虑回收问题,患者数量众多,若忘记回收,则叫号装置的数量逐渐减少,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另一方面,叫号提醒装置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回收本身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需要在固定时间对叫号装置进行充电,则进一步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此外,为防止交叉感染,使用过的叫号装置不能直接给下一位患者使用,还需对叫号提醒装置进行消毒,消毒工作也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影像检查科室中,每天进行影像检查的患者的人数众多,需要的叫号装置数量多,当回收工作、消毒工作、充电工作不能平衡时,则会出现叫号装置不足的情况。为了避免重新制作并分发提醒装置带来的额外成本及工作量,现有技术中常常结合患者自身携带的智能设备进行医疗服务的排序叫号。例如,公开号为cn10965858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移动终端的医院排序叫号方法及系统,其通过在终端服务器与医院的门诊挂号服务器以及医院的门诊叫号服务器之间建立信息交互通道,终端服务器实时监测用户移动终端的位置,并将用户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医院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在用户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医院信息匹配时,终端服务器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挂号门诊信息,通过与医院的门诊挂号服务器之间建立信息交互通道在门诊挂号服务器上及时进行排序挂号。该技术方案在成功排序挂号之后,医院的门诊挂号服务器向终端服务器发送排列序号,医院的门诊叫号服务器实时将当前叫号情况反馈给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对叫号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使用户及时了解叫号情况,无需在医院坐等叫号。然而,该技术方案一方面需要在进入到距离医院特定的范围内之后才能进行挂号排序,当医院内人流量突然急剧增加时,例如医院每天上午或下午刚开放门诊的时间点,大量的人员同时进入自动挂号排序的距离内,就诊人员仍然需要经过较长的排队等待时间。另一方面,该技术方案的仅将当前叫号情况反馈至移动终端,无法提供不同等级的提示信息,只能依靠就诊人员主观的了解才能实现排序挂号的即时状态,无法提供良好的提醒功能以避免就诊人员进行长时间等待或者过号等情况的发生。

2、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候诊系统,包括:

3、用于发出叫号提醒信息的提醒模块;

4、用于向患者分配提醒模块并回收提醒模块的分发回收模块,以及

5、与提醒模块信号连接的控制模块,

6、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患者的预约号顺序以及患者与目标地点之间的距离,控制提醒模块输出不同提示强度的提醒信息。

7、为了提高患者就诊叫号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通过随身移动的客户端对患者的具体挂号排队信息进行监控与调整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0518404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位置信息的医疗就诊排队方法及系统,通过预先搭建包括服务器、移动客户端、进程管理端、通讯网络以及移动位置定位系统的就诊排队平台,在患者提出预约挂号请求后,服务器生成患者就诊的在先顺序队列,得到在先顺序队列中每名患者的预计就诊时刻,服务器判定预计迟到患者。该技术方案通过移动位置定位实时读取或接收挂号患者的位置,事先判断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候诊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医院HIS系统(400)与所述分发回收模块(200)信号连接,以获取所述提醒模块(100)的归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回收模块(200)包括获取患者就诊信息的输入单元(210)以及分发和/或回收提醒模块(100)的储存单元(22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单元(220)内和/或所述储存单元(220)上设置有消毒组件(222),以对回收的所述提醒模块(100)进行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回收模块(200)按照所述提醒模块(100)的归还时间来控制所述提醒模块(100)被分配给患者的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回收模块(200)被配置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候诊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医院his系统(400)与所述分发回收模块(200)信号连接,以获取所述提醒模块(100)的归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静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