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及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86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技术涉及生物样本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及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客户样本存储量比较大,每次需要操作人员守在那里拿取放置样本容纳器,不能离开,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包括样本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样本输送线包括出库输送线、按照样本入库输送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入库输送线和第二入库输送线,出库输送线与第二入库输送线的高度相同且沿垂直于样本入库输送的方向并列分布。本技术通过第二入库输送线、出库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样本容纳器自动出入库的转换,无需人工手动在其中将样本容纳器进行转运,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样本存储,具体提供一种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及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设备


技术介绍

1、生物样本库是目前医药领域和生物领域研究工作重要的基础设备,通过低温保存可以让血液、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生物组织长期保持活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样本存放在冻存管内,再将冻存管保存在生物样本存储库中。

2、目前样本需要在操作室处理完成后再通过传递窗口转移到存储库中进行存储。样本放置在样本容纳器内,通过人工手动将样本容纳器输送至传递窗口,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现有的传递窗口每次只能完成一个样本容纳器的入库,每次入库前需要确认设备状态,若库内存在样本容纳器,则需要等待库内样本容纳器送出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样本容纳器的入库,在此期间需要操作人员一直处于等待状态无法离开,当客户样本存储量比较大时,需要多次入库,每次入库操作人员需要向传递窗口放置一个样本容纳器,每次出库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样本容纳器取下,使操作人员需要一直守在那里不能离开,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利用率低。

3、因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及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客户样本存储量比较大时,需要多次入库,每次入库操作人员需要向传递窗口放置一个样本容纳器,每次出库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样本容纳器取下,使操作人员需要一直守在那里不能离开,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为此目的,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输送转运装置,所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包括样本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所述样本输送线包括出库输送线、按照样本入库输送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入库输送线和第二入库输送线,所述出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的高度相同且沿垂直于样本入库输送的方向并列分布,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向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输送样本容纳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上均能够放置多个按照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样本容纳器,所述样本转运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远离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的一侧,所述样本转运机构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对接以将样本容纳器进行入库转运或出库转运。

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入库输送线、出库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样本容纳器自动出入库的转换,无需人工手动在其中将样本容纳器进行转运,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第一入库输送线与第二入库输送线的配合,在入库之前,第一入库输送线负责上料,第二入库输送线负责缓存一定数量的样本容纳器,在等待下一个样本容纳器入库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以使第二入库输送线倒退并与第一入库输送线的配合,将放置在第一入库输送线上的样本容纳器转运到第二入库输送线上,然后跟随前面的样本容纳器依次向前输送,实现了入库之前的自动排队功能,无需人工每次需要等待样本容纳器出库后再将另一个样本容纳器放置在样本转运机构上,操作人员可以暂时离开去做其他事情,同理出库输送线上可以缓存一定数量的样本容纳器,使操作人员定时取下即可,为操作人员留出了干其他事情的时间,提高了人工利用率。

4、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样本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输送线、平移机构和旋转移动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出库输送线之间平移,所述旋转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进行角度旋转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向靠近样本输送线或远离样本输送线方向移动,以实现与样本输送线的对接或分离。

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出库输送线与第二入库输送线并列分布,所以设计的平移机构驱动转运输送线在这两者之间往复运动,并且旋转移动机构能够带动转运输送线旋转以将样本容纳器在传递窗口和样本输送线之间转运,从而实现了出入库的自动转换功能;转运输送线在旋转过程中还能够移动以实现向样本输送线方向靠近或远离,从而保证在对接或分离时,转运输送线能够顺利旋转与第二入库输送线或出库输送线对接,避免因对接时要求间隙小而使转运输送线在向样本输送线方向旋转时被阻挡而不能顺利旋转的问题发生。

6、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平移机构的上方并与其连接;并且/或者

7、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转盘和伸缩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平移机构连接,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滑动连接所述转运输送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能够驱动所述转盘旋转,所述转运输送线跟随转盘旋转过程中在所述伸缩器的作用下向样本输送线靠近或远离。

8、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器包括行走轨道和推拉块,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拉块固定在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底端,所述推拉块的底端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以使推拉块跟随转盘旋转过程中沿行走轨道的轨迹移动使转运输送线向样本输送线靠近或远离。

9、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第一弧形轨道和直线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直线轨道连接,所述推拉块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运动到所述直线轨道与第一弧形轨道连接处时,所述转运输送线距离所述样本输送线距离最远以使所述转运输送线向样本输送线方向顺利旋转而不被阻挡,所述推拉块运动到位于直线轨道的另一端时,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样本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推拉块运动到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上距离转盘中心最近的位置时,所述转运输送线与样本输送线对接。

1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转盘带动转运输送线转动过程中使推拉块沿行走轨道移动,在移动过程推拉块受限于行走轨道的轨迹从而带动转运输送线在转盘上移动,实现了在对接或分离时通过推拉块带动转运输送线向远离样本输送线方向移动,从而保证转运输送线的顺利旋转而不会碰撞样本输送线导致旋转失败,推拉块借助转盘的旋转力来带动转运输送线的移动,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11、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轨道的个数为两个并以转盘的中心对称分布在支撑板上;并且/或者

12、所述推拉块的底端转动连接行走轮,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和直线轨道均为滑槽结构,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滑槽内。

13、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底座、移动板、第二电机和齿条,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旋转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14、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上设置扫码器,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样本容纳器的第一位置检测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上的入口端、出口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样本容纳器的第二位置检测器。

15、在上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的中间部位设有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位置检测器,所述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包括样本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所述样本输送线包括出库输送线、按照样本入库输送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入库输送线和第二入库输送线,所述出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的高度相同且沿垂直于样本入库输送的方向并列分布,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向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输送样本容纳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上均能够放置多个按照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样本容纳器,所述样本转运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远离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的一侧,所述样本转运机构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对接以将样本容纳器进行入库转运或出库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输送线、平移机构和旋转移动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出库输送线之间平移,所述旋转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进行角度旋转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向靠近样本输送线或远离样本输送线方向移动,以实现与样本输送线的对接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平移机构的上方并与其连接;并且/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器包括行走轨道和推拉块,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拉块固定在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底端,所述推拉块的底端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以使推拉块跟随转盘旋转过程中沿行走轨道的轨迹移动使转运输送线向样本输送线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第一弧形轨道和直线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直线轨道连接,所述推拉块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运动到所述直线轨道与第一弧形轨道连接处时,所述转运输送线距离所述样本输送线距离最远以使所述转运输送线向样本输送线方向顺利旋转而不被阻挡,所述推拉块运动到位于直线轨道的另一端时,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样本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推拉块运动到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上距离转盘中心最近的位置时,所述转运输送线与样本输送线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个数为两个并以转盘的中心对称分布在支撑板上;并且/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底座、移动板、第二电机和齿条,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旋转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上设置扫码器,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样本容纳器的第一位置检测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上的入口端、出口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样本容纳器的第二位置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的中间部位设有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三位置检测器,所述出口端的第二位置检测器和中间部位的第三位置检测器总数与第二入库输送线上能够缓存的样本容纳器个数相同。

10.一种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包括样本输送线和样本转运机构,所述样本输送线包括出库输送线、按照样本入库输送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入库输送线和第二入库输送线,所述出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的高度相同且沿垂直于样本入库输送的方向并列分布,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向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输送样本容纳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上均能够放置多个按照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样本容纳器,所述样本转运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远离所述第一入库输送线的一侧,所述样本转运机构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所述出库输送线对接以将样本容纳器进行入库转运或出库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输送线、平移机构和旋转移动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在所述第二入库输送线和出库输送线之间平移,所述旋转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进行角度旋转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向靠近样本输送线或远离样本输送线方向移动,以实现与样本输送线的对接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平移机构的上方并与其连接;并且/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器包括行走轨道和推拉块,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拉块固定在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底端,所述推拉块的底端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以使推拉块跟随转盘旋转过程中沿行走轨道的轨迹移动使转运输送线向样本输送线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输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第一弧形轨道和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宁陈军滕培坤张守兵马云飞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