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83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皱面料;包括面料主体,面料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与外层;内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中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外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三经纱与第三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与第三经纱中的任意两者的延伸方向均不同。通过上述,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抗折弯性能与抗拉伸性能,从而能够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在受到外力变形后的复位性能,进而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料,涉及了一种抗皱面料


技术介绍

1、服装在穿着与收纳时通常会受到外力作用出现弯曲等形变,当其因形变出现褶皱后会影响到服装的美观性。随着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装的美观性需求度逐渐提升,从而面料的抗皱性能如何进一步提升较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皱面料,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抗皱面料,其包括:面料主体,面料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与外层;内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中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外层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三经纱与第三纬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与第三经纱中的任意两者的延伸方向均不同。

3、通过上述,面料主体能够较佳地提升其在不同方向上的抗折弯性能与抗拉伸性能,从而能够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在受到外力变形后的复位性能,进而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4、其中,面料主体采用内层、中层与外层复合成型,故而能够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的厚度,进而较佳提升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5、作为优选,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经纱与第三经纱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为60°。

6、通过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度数的设置,能够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中第一经纱、第二经纱与第三经纱的分布均匀性,进而能够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抗皱性能。

7、作为优选,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1/1平纹设置,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之间形成交织点;中层还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均依次一上一下交错穿过对应的相邻交织点,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正交设置,第一加强纱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延伸方向的角平分线处。

8、通过上述,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较佳地降低了面料主体在受到外力变形时第二经纱、第二纬纱、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的相对移动幅度,故而较佳地提升了面料主体在消除外力后第二经纱、第二纬纱、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的复位能力;且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较佳地提升了中层的强度,进而较佳地提升了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9、作为优选,第二经纱、第二纬纱、第一加强纱与第二加强纱均为涤纶纱。

10、通过上述,由于涤纶通常强度高、回弹性好,故而较佳地提升了中层的抗皱性能,进而提升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11、作为优选,第一经纱为竹纤维纱,第一纬纱为棉与氨纶的混纺纱。

12、通过上述,由于竹纤维与棉保暖性与透气性好,故而较佳地提升了内层的亲肤性与保暖性;由于涤纶强度高、回弹性好,故而较佳地提升了内层的抗皱性能;进而较佳地提升了面料主体的亲肤性、保暖性与抗皱性能。

13、作为优选,第三经纱为棉纱,第三纬纱为涤棉混纺纱。

14、通过上述,较佳地提升了外层的显色性与光泽性以及外层的抗皱性能;进而较佳地提升了面料主体的显色性、光泽性与抗皱性能。

15、作为优选,第二经纱、第二纬纱、第三经纱与第三纬纱均为染色纱,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均为无染色纱。

16、通过上述,较佳地提升面料主体外部的显色效果、以及能够较佳地降低染料的使用量。

17、作为优选,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1/1平纹设置,第三经纱与第三纬纱1/1平纹设置。

18、通过上述,较佳地提升了内层与外层的抗皱性能,进而提升面料主体的抗皱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100),面料主体(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层(110)、中层(120)与外层(130);内层(11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一经纱(211)与第一纬纱(212),中层(12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外层(13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三经纱(511)与第三纬纱(512);第一经纱(211)、第二经纱(321)与第三经纱(511)中的任意两者的延伸方向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经纱(211)与第二经纱(32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经纱(211)与第三经纱(51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1/1平纹设置,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之间形成交织点(430);中层(120)还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均依次一上一下交错穿过对应的相邻交织点(430),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正交设置,第一加强纱(331)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二经纱(321)和第二纬纱(322)延伸方向的角平分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经纱(321)、第二纬纱(322)、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均为涤纶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经纱(211)为竹纤维纱,第一纬纱(212)为棉与氨纶的混纺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三经纱(511)为棉纱,第三纬纱(512)为涤棉混纺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经纱(321)、第二纬纱(322)、第三经纱(511)与第三纬纱(512)均为染色纱,第一经纱(211)与第一纬纱(212)均为无染色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经纱(211)与第一纬纱(212)1/1平纹设置,第三经纱(511)与第三纬纱(512)1/1平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100),面料主体(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层(110)、中层(120)与外层(130);内层(11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一经纱(211)与第一纬纱(212),中层(12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外层(130)包括互相垂直且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三经纱(511)与第三纬纱(512);第一经纱(211)、第二经纱(321)与第三经纱(511)中的任意两者的延伸方向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经纱(211)与第二经纱(32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经纱(211)与第三经纱(51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均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1/1平纹设置,第二经纱(321)与第二纬纱(322)之间形成交织点(430);中层(120)还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第一加强纱(331)与第二加强纱(332)均依次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顺清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永新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