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及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76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4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及收获机,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与凹板上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的调节孔。本技术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调节板,并利用调节板上的调节孔,能够实现与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进行连接,进而调整凹板相对于收获机机体的位置,满足凹板与滚筒之间间隙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及收获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履带式谷物收获机中凹板调节是通过两级传动来调整与滚筒齿杆的间隙,在调节过程中,会因为装配误差等问题导致间隙调整精细度较差,达不到预期的脱粒间隙。另外,谷物收获机中的马鞍式粮箱由于将脱粒机体包裹起来,两侧没有调整空间,不方便凹板与滚筒之间间隙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及收获机。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与凹板上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的调节孔。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调节板,并利用调节板上的调节孔,能够实现与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进行连接,进而调整凹板相对于收获机机体的位置,满足凹板与滚筒之间间隙的调整。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调节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板平行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至少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调节板,能够使调节过程更加稳定可靠,调节后凹板与收获机机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7、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板垂直布置,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各个调节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9、进一步,所述调节孔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孔上下间隔布置。

10、进一步,所述调节板为长条形结构;所述调节板包括一体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不小于90°。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类l型结构的调节板,方便装配在收获机机体与凹板之间空间内,并对凹板进行位置调整。

12、一种收获机,包括上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还包括凹板、滚筒和收获机机体,所述凹板和滚筒分别装配在所述收获机机体的装配通道内上,所述凹板围设在所述滚筒的外侧,所述凹板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收获机机体铰接,所述凹板的上端与所述调节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装配通道内,所述收获机机体上设有多个档位孔。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收获机,通过设置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并安装在凹板上端,方便调整凹板上端与滚筒之间的间隙。

14、进一步,所述收获机机体上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横向布置在所述装配通道内且位于所述凹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梁上设有多个档位孔。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梁的设置,方便调节板与收获机机体之间的安装,也方便不同档位的调整。

16、进一步,多个所述档位孔分为多组,多组档位孔分别设置在以铰接轴为圆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圆周上;

17、所述调节孔为竖直间隔布置的多个,每个调节孔对应一组档位孔。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分多档小幅度调整凹板上端与滚筒之间的间隙。

19、进一步,多个所述档位孔分为两组,每组包含两个档位孔;两组档位孔分别设置在以铰接轴为圆心的两个间隔布置的圆周上,靠近铰接轴的两个档位孔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分别为第一档位孔和第三档位孔,远离铰接轴的两个档位孔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分别为第二档位孔和第四档位孔;第二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一档位孔的右上方,所述第三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一档位孔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档位孔的右下方,所述第四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二档位孔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三档位孔的右上方;

20、其中,所述调节孔为竖直间隔布置的两个,位于上方的调节孔为第一调节孔,位于下方的调节孔为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与第二档位孔和第四档位孔对应,且当调节板调节到位后用于连接第二档位孔或第四档位孔;第二调节孔与第一档位孔和第三档位孔对应,且当调节板调节到位后用于连接第一档位孔或第三档位孔。

21、进一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档位孔的间隙调节距离之差为2~6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与凹板上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的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板平行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板垂直布置,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孔上下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为长条形结构;所述调节板包括一体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不小于90°。

6.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还包括凹板、滚筒和收获机机体,所述凹板和滚筒分别装配在所述收获机机体的装配通道内上,所述凹板围设在所述滚筒的外侧,所述凹板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收获机机体铰接,所述凹板的上端与所述调节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装配通道内,所述收获机机体上设有多个档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机机体上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横向布置在所述装配通道内且位于所述凹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梁上设有多个档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档位孔分为多组,多组档位孔分别设置在以铰接轴为圆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档位孔分为两组,每组包含两个档位孔;两组档位孔分别设置在以铰接轴为圆心的两个间隔布置的圆周上,靠近铰接轴的两个档位孔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分别为第一档位孔和第三档位孔,远离铰接轴的两个档位孔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且分别为第二档位孔和第四档位孔;第二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一档位孔的右上方,所述第三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一档位孔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档位孔的右下方,所述第四档位孔位于所述第二档位孔的右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三档位孔的右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档位孔的间隙调节距离之差为2~6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端与凹板上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收获机机体上不同档位孔的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板平行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板垂直布置,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调节孔上下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为长条形结构;所述调节板包括一体连接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不小于90°。

6.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马鞍式粮箱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还包括凹板、滚筒和收获机机体,所述凹板和滚筒分别装配在所述收获机机体的装配通道内上,所述凹板围设在所述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滨王星白向前李平张海华刘景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