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71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包括圆盘状的基板,该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叶片而构成第一扇叶,而基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叶片而构成第二扇叶,且各第一叶片及各第二叶片分别以基板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各所述第一叶片分别沿基板的径向设置,而各第二叶片分别偏离基板的径向,并且,各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一一对应,并分别沿周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叶片的同一侧。本技术能改变叶轮的转动方向,以使第二扇叶的转速增加或者减少,从而改变引风口的引风量,进而改变内胆的排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技术介绍

1、烤箱、蒸烤箱等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在其内胆的背部设置热风机,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上述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室中,且该扇叶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工作状态下,在热风机的扇叶作用下,内胆内腔中的气体通过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热风室中,气体在在扇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掠过加热管而与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发生热交换,气体被加热,而加热后的气体则通过热风挡板上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内腔中,从而在内胆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实现对内胆中食物的加热。

2、进一步,专利号为zl 202020820614.5(授权公告号为cn 213216461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制烹饪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而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内胆的背板上开设有可启闭的进风开口且该进风开口位于上述热风室中,还包括热风机,该热风机的叶轮位于上述热风室中且该叶轮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上述叶轮具有前后设置的两个扇叶。该专利通过双扇叶的设计能够从外界引入空气,利用引入的外界空气将蒸汽挤出内胆,起到对内胆排湿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叶轮两侧的扇叶均为双向扇叶(即正反转时风量相同),这样在叶轮的转速一定的状态下(叶轮转速的额外增加会导致烹饪设备工作噪音的增加),内胆的引风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即内胆的排湿速度无法根据烹饪需要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该叶轮在整体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一侧扇叶的转速可调。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该叶轮的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

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叶轮的烹饪装置。

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5、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包括圆盘状的基板,该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叶片而构成第一扇叶,而基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叶片而构成第二扇叶,且各第一叶片及各第二叶片分别以基板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分别沿基板的径向设置,而各第二叶片分别偏离基板的径向,并且,各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一一对应,并分别沿周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叶片的同一侧。

6、进一步,各所述第二叶片与基板的径向的偏离角度α的大小均为18°~28°。这样能更好地通过改变叶轮的转动方向来改变第二扇叶的转速。

7、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叶片与各第二叶片分别与上述基板相垂直,且各第一叶片沿轴向的宽度分别大于各第二叶片沿轴向的宽度。从而能使第一扇叶的风量大于第二扇叶,一方面保证热风循环的风量,另一方面减少外部引风对热风室中流场的影响。

8、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叶片沿轴向的宽度分别为各第二叶片沿轴向的宽度的2~3倍。这样在保证热风循环的风量以及减少外部引风对热风室中流场影响的基础上,保证引风口的引风量。

9、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叶片及各第二叶片相对于基板中心处的内侧缘分别由内至外朝远离基板的方向倾斜,而外侧缘分别与基板相垂直。从而增大各扇叶的中心负压区,且能使各叶片更好地切割进入对应扇叶中心处的气流,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气流朝外导出。

10、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叶片及各第二叶片相对于基板中心处的内侧缘与其所在的基板的表面所成的夹角β的大小为55°~65°。从而能最大程度地增大各扇叶的中心负压区,进而最大程度地增大各扇叶的风量。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个数均为7个。这样有利于同时兼顾各扇叶的大风量和低噪音,并且能使转动时各扇叶中的各叶片的共振较小。

12、进一步,所述基板由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叠置拼合并固定为一体,且上述第一叶片设置在第一板体上并构成上述第一扇叶,而上述第二叶片设置在第二板体上并构成上第二扇叶。便于叶轮的加工制造,同时也能降低制造成本。

13、进一步,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分别为一体件,从而能使叶轮的内部结构简单且牢固。

14、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各第一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一缺口,且各第一缺口分别由对应的第一叶片相对于第一板体朝外弯折而成,

15、相应地,上述第一板体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各第二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二缺口,且各第二缺口分别由对应的第二叶片相对于第二板体朝外弯折而成,

16、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叠置拼合成上述基板的状态下,其中一个板体上的缺口能被另一个板体的板面所遮蔽。从而能进一步方便叶轮的加工制造,且通过遮蔽各扇叶上的缺口而必须在基板上形成开口,从而能够避免各扇叶的风量损失。

17、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引风口,并罩设有热风挡板而围成热风室,该热风挡板的中部设有热风进口而四周间隔开设有热风出口,上述叶轮及上述引风口均位于该热风室中,且第一扇叶与热风挡板上的热风进口相对,而第二扇叶与上述第一侧壁相对并用于驱动空气由引风口进入。

18、进一步,所述排气口也开设在上述第一侧壁上并位于上述热风室中,且位于上述第二扇叶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之外,而上述引风口与第二扇叶相对。从而能够保证外界空气能顺利地通过引风口进入内胆中,同时内胆中的湿气能顺利地通过排气口外排。

19、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包括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叶轮一侧为第一扇叶而另一侧为第二扇叶,其中,第一扇叶的各第一叶片分别沿基板的径向设置,正反转时第一扇叶的转速均相同,而各第二叶片分别偏离基板的径向,正反转速时第二扇叶的转速不同。

21、烹饪装置工作状态下,通过第一扇叶的转动在内胆的内腔及热风室中形成热风循环,同时通过第二扇叶的转动驱动外界空气通过引风口进入热风室中,并在叶轮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内胆内腔中,挤压内胆内腔中的湿气,而使湿气通过排气口外排,实现对内胆内腔中湿气的引风强排。这样改变叶轮的转动方向,第一扇叶的转速不变,从而保证热风循环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内胆内腔温场的稳定,保证对食物的烹饪效果,而改变叶轮的转动方向,第二扇叶的转速增加或者减少,从而改变引风口的引风量,进而改变内胆的排湿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包括圆盘状的基板(40),该基板(4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叶片(412)而构成第一扇叶(41),而基板(4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叶片(422)而构成第二扇叶(42),且各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分别以基板(40)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分别沿基板(40)的径向设置,而各第二叶片(422)分别偏离基板(40)的径向,并且,各第二叶片(422)与第一叶片(412)一一对应,并分别沿周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叶片(412)的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叶片(422)与基板(40)的径向的偏离角度α的大小均为18°~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与各第二叶片(422)分别与上述基板(40)相垂直,且各第一叶片(412)沿轴向的宽度分别大于各第二叶片(422)沿轴向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沿轴向的宽度分别为各第二叶片(422)沿轴向的宽度的2~3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相对于基板(40)中心处的内侧缘分别由内至外朝远离基板(40)的方向倾斜,而外侧缘分别与基板(40)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相对于基板(40)中心处的内侧缘与其所在的基板(40)的表面所成的夹角β的大小为55°~6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412)与第二叶片(422)的个数均为7个。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0)由第一板体(411)与第二板体(421)叠置拼合并固定为一体,且上述第一叶片(412)设置在第一板体(411)上并构成上述第一扇叶(41),而上述第二叶片(422)设置在第二板体(421)上并构成上第二扇叶(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41)与第二扇叶(42)分别为一体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411)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各第一叶片(412)一一对应的第一缺口(413),且各第一缺口(413)分别由对应的第一叶片(412)相对于第一板体(411)朝外弯折而成,

1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排气口(201)的内胆(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0)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叶轮(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引风口(202),并罩设有热风挡板(3)而围成热风室(30),该热风挡板(3)的中部设有热风进口(31)而四周间隔开设有热风出口(32),上述叶轮(4)及上述引风口(202)均位于该热风室(30)中,且第一扇叶(41)与热风挡板(3)上的热风进口(31)相对,而第二扇叶(42)与上述第一侧壁相对并用于驱动外界空气由引风口(202)进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201)也开设在上述第一侧壁上并位于上述热风室(30)中,且位于上述第二扇叶(42)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之外,而上述引风口(202)与第二扇叶(42)相对。

14.一种集成灶,包括灶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包括圆盘状的基板(40),该基板(4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叶片(412)而构成第一扇叶(41),而基板(4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叶片(422)而构成第二扇叶(42),且各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分别以基板(40)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分别沿基板(40)的径向设置,而各第二叶片(422)分别偏离基板(40)的径向,并且,各第二叶片(422)与第一叶片(412)一一对应,并分别沿周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叶片(412)的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叶片(422)与基板(40)的径向的偏离角度α的大小均为18°~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与各第二叶片(422)分别与上述基板(40)相垂直,且各第一叶片(412)沿轴向的宽度分别大于各第二叶片(422)沿轴向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沿轴向的宽度分别为各第二叶片(422)沿轴向的宽度的2~3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相对于基板(40)中心处的内侧缘分别由内至外朝远离基板(40)的方向倾斜,而外侧缘分别与基板(40)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412)及各第二叶片(422)相对于基板(40)中心处的内侧缘与其所在的基板(40)的表面所成的夹角β的大小为55°~6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412)与第二叶片(422)的个数均为7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灵王丁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