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捕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58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技术涉及害虫消杀技术领域,公开了害虫捕杀装置,害虫捕杀装置包括诱捕模块、消杀模块、回收模块,诱捕模块包括诱饵组件和爬行通道;消杀模块包括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和高压电场区域,等离子体放电单元适于对高压电场区域内的空气进行电离形成高压电场,以对从爬行通道的出口端落入到高压电场区域内的害虫进行电击消杀;回收模块设置在消杀模块下方,用于收集被消杀的害虫。本技术中等离子体放电单元能够对高压电场区域内的空气进行电离形成高压电场,当害虫经过高电场强度的区域时,会被电击致死,从而实现高效消杀害虫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害虫捕杀装置对室内空间和机器内部的异味进行消除,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一机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害虫消杀,具体涉及害虫捕杀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见的室内害虫如蟑螂、苍蝇、蚊虫等经常出没于饭店、超市、卧室、家庭厨房等地方,给家庭或和公共场合带来不少麻烦,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而且还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尤其是蟑螂它们繁殖力强,取食范围广,活动迅敏不易捕捉,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2、目前,消灭蟑螂的方法主要有喷洒药物和蟑螂捕捉器。蟑螂捕捉器由于其具有无毒和美观的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现有的蟑螂捕捉器一般会在捕捉器内放置引诱剂,在蟑螂捕捉器的底部放置粘板,当蟑螂被引诱剂吸引进入蟑螂捕捉器后,会被粘板黏住,无法逃脱,从而达到捕杀蟑螂的目的。然而,当粘板粘满蟑螂后,需要更换粘板,整个操作复杂繁琐,并且在更换粘板过程中,很容易使引诱剂散落出去,而且粘板在长期过程中粘黏力会减弱,使粘黏后的蟑螂很容易逃脱掉,导致蟑螂捕捉率低,灭杀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害虫捕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捕捉器对害虫的捕捉率低,灭杀效果不好,粘板更换操作复杂繁琐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包括诱捕模块、消杀模块、回收模块,诱捕模块包括设于设定高度位置的诱饵组件和适于引导害虫向诱饵组件攀爬的爬行通道;消杀模块包括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和位于爬行通道的出口端下方的高压电场区域,等离子体放电单元适于对高压电场区域内的空气进行电离形成高压电场,从而对从爬行通道的出口端落入到高压电场区域内的害虫进行电击消杀;回收模块设置在消杀模块下方,用于收集被消杀的害虫。

3、有益效果:在害虫从爬行通道的出口端掉落到下方的高压电场区域时,等离子体放电单元能够对高压电场区域内的空气进行电离形成高压电场,当害虫经过如此高电场强度的区域时,会被电击致死,从而实现电击高效除害虫,灭杀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的回收模块能够对灭杀后的害虫进行收集。此外,通过设置的等离子体放电单元不仅能够对害虫进行消杀,而且还可用来去除异味,净化空气,在不进行害虫消杀时,可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单元进行等离子放电净化空气,去除异味,等离体子去除异味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害虫捕杀装置兼具了净化器的功能,从而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包括放电电极和地电极,放电电极设于高压电场区域内,放电电极接高压电源以通过电晕放电的方式对害虫进行电击消杀;地电极设于高压电场区域内,地电极适于接地,且与放电电极呈设定间隔设置。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消杀模块还包括承接部件、感应部件、控制单元,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安装在承接部件上;感应部件设于承接部件上,用于感应承接部件向其传递的压力信号变化;控制单元适于根据感应部件反馈的感应信号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完成对害虫的消杀。

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感应部件,来感应承接部件向其传递的压力信号的变化,能够自动感应到是否有害虫掉落以及害虫的重量信息,便于后续判断害虫是否消杀完毕以及消杀功率,实现对害虫更高效、更彻底的消杀处理的目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接部件包括承接架,承接架包括第一环形框体、第二环形框体、多个连接肋条,第二环形框体间隔设置在第一环形框体外周侧;多个连接肋条沿周向间隔固定连接在第一环形框体和第二环形框体之间;其中,放电电极盘绕设置在多个连接肋条之间。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收模块包括收集盒,收集盒顶部设置有开口;收集盒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回收门以及与回收门连接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适于驱动回收门打开或者闭合收集盒顶部的开口。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回收门和驱动部件,在对害虫消杀过程中,则控制回收门呈闭合状态,当感应部件判断到害虫消杀完毕时,驱动部件则驱动回收门打开,对害虫进行收集。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收门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收集盒两侧的第一半门体和第二半门体;驱动部件包括与第一半门体连接的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二半门体连接的第二驱动件。

11、有益效果:通过将回收门设置为对开设置的第一半门体和第二半门体,避免一体式的回收门由于体积较大,开闭所需空间较大,不方便开合,且易于收集盒内的部件干涉的问题。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收门可转动地连接在承接部件上;收集盒可拆卸地连接在承接部件的下方。

13、有益效果:收集盒通过与承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拆装,便于用户定期对收集盒内部收集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诱捕模块还包括攀爬支架,攀爬支架包括爬行管和悬空弹片,爬行管内具爬行通道,爬行管的两端分别被构造为害虫入口和害虫出口;悬空弹片设置在爬行管的害虫出口处,害虫在从害虫出口爬出至悬空弹片上时会下压悬空弹片,使得悬空弹片向下弯曲从而使得害虫滑落到下方的高压电场区域。

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悬空弹片,害虫在寻味沿着爬行通道,爬到悬空弹片上后,悬空弹片具有弹性,由于重力作用,弹片下压,害虫则会掉落在中间层的消杀模块中被消杀,通过设置的悬空弹片可引诱害虫爬处,不会停在爬行管内,并且通过悬空弹片的巧妙设计,也使得害虫自动滑落下去。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爬行管内设置有单向拨片,单向拨片设置在靠近害虫入口的位置,用于防止害虫反向从害虫入口爬出。

1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单向拨片害虫爬进去时,可以毫不费力就顶开单向拨片进入到爬行管内,但掉头返回时,就难于上青天,使得害虫有去无回,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虫在从害虫入口爬到爬行管内后,又掉头想要从害虫入口跑出的现象发生,提高捕捉率。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攀爬支架还包括第三环形框体和第四环形框体,诱饵组件设置在第三环形框体内;第四环形框体间隔设置在第三环形框体外周侧,第三环形框体高于第四环形框体;爬行管靠近害虫入口的一端固定在第四环形框体上,爬行管靠近害虫出口的一端固定在第三环形框体上;爬行管具有多个,多个爬行管沿周向间隔固定设置在第三环形框体和第四环形框体之间。

19、有益效果:整个攀爬支架类似于一个罩体结构,罩设在消杀模块和回收模块上方,诱饵组件设置在整个攀爬支架的中心,害虫则沿着四周的爬行管向中心的诱饵组件爬行,通过设置的多个爬行管可实现同时捕捉多个害虫,害虫捕捉效率更高。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诱饵组件包括:诱饵盒和支撑柱,诱饵盒内部盛装有引诱剂,诱饵盒镂空设置,诱饵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盒体和盒盖;支撑柱适于将诱饵盒支撑固定在位于消杀模块上方的设定高度位置,支撑柱一端固定在回收模块上,另一端与诱饵盒可拆卸地连接。

21、有益效果:通过镂空设置的诱饵盒可以使得器内部的引诱剂的气味更容易散发出来,并且诱饵盒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盒体和盒盖,方便添加引诱剂,此外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将诱饵盒支撑在消杀模块上方的设定高度位置,确保害虫必须沿爬行通道才能靠近诱饵盒,此外支撑柱通过与诱饵盒可拆卸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放电单元(2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模块(2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件(22)包括承接架(221),所述承接架(22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模块(30)包括收集盒(31),所述收集盒(31)顶部设置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门(32)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集盒(31)两侧的第一半门体和第二半门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门(3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承接部件(22)上,所述收集盒(3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承接部件(22)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模块(10)还包括攀爬支架(12),所述攀爬支架(1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管(121)内设置有单向拨片(123),所述单向拨片(123)设置在靠近所述害虫入口(1211)的位置,用于防止所述害虫反向从所述害虫入口(1211)爬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支架(12)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组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捕杀装置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放电单元(2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模块(2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件(22)包括承接架(221),所述承接架(22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模块(30)包括收集盒(31),所述收集盒(31)顶部设置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门(32)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集盒(31)两侧的第一半门体和第二半门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门(32)可转动地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雪丹卢耀臻陈瑶洋聂李慧肖德玲赵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