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锂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55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补锂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负极集流体层、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补锂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集流体层上,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补锂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压延补锂的方式直接补偿活性损失锂的这部分(6‑30%),最大程度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效和可逆容量,进而提升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补锂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作为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的核心技术,具有工作电压高、环境友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依旧是当前新能源领域的主要目标。

2、通常采用构建高电压高克容量正极和低电压高克容量负极来进一步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在负极材料的选择上,由现有的石墨,到硅,最终往锂金属发展。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经过多年研究,实际放电比容量已接近值,提升空间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得益于优良的导电性、较低的成本、丰富的储量,石墨依旧占据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主导地位。硅基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4200mah/g,远远高于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同样也具有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的优点,被认为是石墨负极的有力替代者。但硅作为本征半导体具有极低的电导率,同时巨大的膨胀收缩会导致硅颗粒粉化、sei膜反复生长,进而带来首效低、循环寿命差的问题。现今,通常将石墨与硅进行不同比例的掺混,利用石墨抑制硅的膨胀,利用硅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理论比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层、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补锂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集流体层上,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包括石墨类、硅碳/硅氧类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硅碳/硅氧颗粒在活性材料中的掺杂量为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2~1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包括雪花补锂层和均匀补锂层。</p>

6.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层、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补锂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集流体层上,所述补锂层设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包括石墨类、硅碳/硅氧类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硅碳/硅氧颗粒在活性材料中的掺杂量为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2~1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层包括雪花补锂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钰丹彭希虹韦向红王乾肖海燕戈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