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52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散热架构包括导热撑板、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导热件与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本申请提供的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及生产单位常面临计划或临时停电的烦扰,导致正常的生活生产节凑受到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该设备具有若干个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能够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至用户的家庭或生产单位的内电网中。逆变控制装置可控制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离网或并网情况下为电器设备供电。

2、逆变控制装置由dc/ac双向变流器(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功率单元、输出单元等电气元件构成。某些电气元件是发热器件,发热量较大,相关技术的逆变控制装置为实现散热,需要配置较多散热功能部件,整体结构臃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架构,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散热架构包括导热撑板、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导热件与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3、上述实施例中,导热撑板既能吸收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传递至散热件,而散发出去;导热撑板又能连接于外壳,作为电路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第一发热器件可以通过接触接触面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撑板,导热件将导热撑板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或者第一发热器件也可以通过空气传递至导热件或直接接触导热件将热量传递至导热件,导热件直接将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再通过散热件将热量充分散发,从而确保电路板得到有效散热;在有限的结构限制下,提供多种散热途径,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散热效率。

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面设有吸热盒,吸热盒被构造为用于容置逆变控制装置的第二发热器件。

5、上述实施例中,导热撑板一方面通过电路板对第一发热器件实现固定,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吸热盒对第二发热器件实现固定,在分摊电路板的受力的同时,增加导热撑板自身的受力点,使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够在吸收热量的同时,承担对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及第二发热器件等结构的支撑固定作用。并且吸热盒能够直接吸收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提升导热板对外壳内热量的吸收效率。

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具有空腔。空腔内流通有冷媒介质。

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热撑板内流通冷媒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导热撑板的吸热量,从而提升导热撑板的吸热能力。

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导热件内形成空腔。

9、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冷媒介质的液体在导热件内的空腔中流动,从而能够提升导热件进行热量交换的能力,进而提升热量散发的效率。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设有安装槽。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槽内。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

11、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槽在实现导热件与导热撑板的固定的同时,降低导热件凸出于导热撑板的高度,从而能够拉进导热撑板与电路板的距离,便于接触面与第一散热器件接触,进而有利于减小电路板、第一散热器件等结构在外壳内所需要的空间占用。导热件通过构造为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的形式,提升吸热和导热的能力,从而在维持吸热效率和导热效率的同时,缩小导热件自身的结构大小,避免安装槽过大而削弱导热撑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安装槽的形式装配导热件。

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设有多个。导热件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均设有导热件。多个导热件分别连接于散热件。

13、上述实施例中,在导热撑板上通过多个安装槽布置多个导热件,并分别连接至散热件,提升导热撑板向散热件传递热量的效率。

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设有多个。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风扇。导热件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支管中的每一个支管分别设于多个安装槽中的每一个安装槽内。每个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总管。每个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散热件。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支管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散热件。

15、上述实施例中,支管在安装槽内吸收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热量积聚在支管内的气体中,第一风扇通过总管送风,将支管内吸收了热量的气流排向散热件进行散热,避免支管内气体温度升高而降低对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吸热量及吸热效率。

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翅片与导热件连接。第二风扇设于翅片,并朝向翅片。

17、上述实施例中,翅片吸收导热件传递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逸散,第二风扇朝向翅片吹风,从而提升翅片逸散热量的效率。

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还包括装配盒。装配盒分别与外壳及导热撑板连接。翅片与第二风扇设于装配盒内。

19、上述实施例中,散热件通过装配盒提升与导热撑板及外壳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导热撑板与散热件相对固定,进而确保导热件能够在导热撑板与散热件之间稳定传递热量。同时导热撑板通过装配盒提升与外壳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更稳定地固定电路板。

2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位于导热撑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第一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第二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

21、上述实施例中,合理利用导热撑板相背离两侧的空间,通过同一导热撑板同时固定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并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均能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在确保导热撑板吸收第一发热器件热量效率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第三风扇位于第一接触面所在侧。第四风扇位于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第三风扇的风向与第四风扇的风向相反,以使外壳内形成依次流经第一接触面所在侧和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23、上述实施例中,第三风扇使第一接触面所在侧的空气流动,第四风扇使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空气流动,并且两者风向相反从而使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两侧的气流循环起来,使导热撑板两侧的空气均匀分布,即使某个第一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无法被及时吸收,也能避免该处空气温度过高而引发危险。

2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一屏蔽罩连接于第一接触面。第三风扇位于第一屏蔽罩与第一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屏蔽罩。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架构,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设有吸热盒,所述吸热盒被构造为用于容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的第二发热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流通有冷媒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所述导热件内形成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导热件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均设有所述导热件,多个所述导热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散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导热件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中的每一个支管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中的每一个安装槽内,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所述总管,每个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所述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所述支管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所述散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所述翅片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翅片,并朝向所述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装配盒,所述装配盒分别与所述外壳及所述导热撑板连接,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装配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导热撑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第一发热器件,所述第二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位于第一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四风扇位于第二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三风扇的风向与所述第四风扇的风向相反,以使所述外壳内形成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侧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三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罩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四风扇位于所述第二屏蔽罩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屏蔽罩。

13.一种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架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所述壳体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部及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避让口,所述加强件形成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与所述第二避让口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导热撑板之间形成第三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二避让口以及所述第三避让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架构,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设有吸热盒,所述吸热盒被构造为用于容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的第二发热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流通有冷媒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所述导热件内形成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导热件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均设有所述导热件,多个所述导热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散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导热件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中的每一个支管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中的每一个安装槽内,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所述总管,每个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所述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所述支管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所述散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所述翅片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翅片,并朝向所述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装配盒,所述装配盒分别与所述外壳及所述导热撑板连接,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装配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导热撑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第一发热器件,所述第二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位于第一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四风扇位于第二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三风扇的风向与所述第四风扇的风向相反,以使所述外壳内形成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侧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马国臻杨克跃段文吴东陈熙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