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再高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30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1
本技术属于电梯安装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放线机构、导向机构和钢线;所述放线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上端的后方,所述导向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上端的前方,所述钢线位于放线机构的中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有支撑杆、滑杆、滑块和导向环,所述滑杆固定装配在支撑杆内端的上方,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杆的外端,所述导向环固定装配在滑块的下端;通过将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杆的外端,使滑块在使用中可根据钢线放线的位置进行活动,然后钢线从导向环的内部穿插而过,导向环的环形结构较为圆滑,使钢线放线时的流畅,并使钢线放线时具有导向部件,该结构的设置,使电梯在安装放线时不易缠绕,增加钢线收卷、放线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为:cn219058087u公开了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支撑防护放线架结构,所述支撑防护放线架结构,调节支撑缓冲防护固定架结构和提拉防护移动架结构,固定壳螺栓连接在固定座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紧固座螺栓连接在固定壳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防护轴镶嵌在固定座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本方案中支板,放线轴,紧固杆,一级缠绕轮,电源线,防护块,连接板和二级缠绕轮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对电源线放线的稳固性;调节支撑缓冲防护固定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对放线装置进行固定防护。

2、上述专利中的航标灯支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3、1.上述专利中的支撑防护放线架结构,在放线时没有设置导向结构,而缠绕杆上缠绕的线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放线过程中线束为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收卷和缠绕线束时,没有导向结构容易使线束缠绕在一起不易维护;

4、2.上述专利中的固定座没有安装加重块和滑轮,使设备在使用时移动不便,且当线束下端的重量较重时,容易使设备的头重脚轻,发生倾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电梯安装放线中线束容易缠绕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放线机构、导向机构和钢线;所述放线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上端的后方,所述导向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上端的前方,所述钢线位于放线机构的中部;

3、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有支撑杆、滑杆、滑块和导向环,所述滑杆固定装配在支撑杆内端的上方,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杆的外端,所述导向环固定装配在滑块的下端,通过将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杆的外端,使滑块在使用中可根据钢线放线的位置进行活动,并将钢线从导向环的内部穿插而过,增加钢线放线时的导向。

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底座、滑轮、内置槽、起重机和加重块,所述滑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下端的边侧,所述内置槽固定设置在底座下端的内部,所述起重机固定装配在内置槽内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加重块活动安装在内置槽的内部并和起重机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轮使该装置便于移动,增加该装置在不同位置使用的便捷性。

5、优选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有支撑架、装配架、电机、第一传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二传动杆,所述装配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外端的左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装配架的上端,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安装在电机的内端,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杆的内端并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固定装配在支撑架的外端并位于主动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杆固定安装在从动齿轮的内端并贯穿至支撑架的内部,操作时驱动电机使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连接,即可控制从动齿轮的转动和停止,由此使该装置放线时便于操作,避免人工控制。

6、优选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有转轴、绕线杆、电动推杆、限位槽、控制面板,所述转轴固定装配在支撑架的内端并和第二传动杆连接,所述绕线杆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内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内端并位于转轴的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槽固定设置在绕线杆外端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外端的上方,通过设置限位槽,在放线过程中,可通过电动推杆卡入到限位槽的内部,从而限制绕线杆的转动。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中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环和钢线相适配,所述钢线活动安装在绕线杆的中部,导向环的环形结构较为圆滑,增加钢线放线时的流畅性。

8、优选的,所述内置槽为t型结构,所述起重机呈对称分布于加重块下端的左右两侧,通过将内置槽设置为t型结构,便于将适配的加重块安装在内,不易脱离,而加重块的设置,在操作中,可增加该装置下端的重力,避免发生倾倒。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支撑架的前方,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绕线杆为h型结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和限位槽相适,所述限位槽等距分布于绕线杆外端的内部,通过将绕线杆设置为h型结构,使钢线缠绕后不易从两侧脱落。

1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该电梯安装放线装置,通过将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杆的外端,使滑块在使用中可根据钢线放线的位置进行活动,然后钢线从导向环的内部穿插而过,导向环的环形结构较为圆滑,使钢线放线时的流畅,并使钢线放线时具有导向部件,该结构的设置,使电梯在安装放线时不易缠绕,增加钢线收卷、放线时的便捷性;

12、2.该电梯安装放线装置,通过设置内置槽,便于将适配的加重块安装在内,不易脱离,而加重块的设置,在操作中,不但可增加该装置下端的重力,避免发生倾倒,还可用于固定滑轮的移动,增加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放线机构(2)、导向机构(3)和钢线(4);所述放线机构(2)位于固定机构(1)上端的后方,所述导向机构(3)位于固定机构(1)上端的前方,所述钢线(4)位于放线机构(2)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有底座(101)、滑轮(102)、内置槽(103)、起重机(104)和加重块(105),所述滑轮(102)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下端的边侧,所述内置槽(103)固定设置在底座(101)下端的内部,所述起重机(104)固定装配在内置槽(103)内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加重块(105)活动安装在内置槽(103)的内部并和起重机(104)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有支撑架(201)、装配架(202)、电机(203)、第一传动杆(204)、主动齿轮(205)、从动齿轮(206)和第二传动杆(207),所述装配架(20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1)外端的左侧,所述电机(203)固定安装在装配架(202)的上端,所述第一传动杆(204)固定安装在电机(203)的内端,所述主动齿轮(205)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杆(204)的内端并和支撑架(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07)固定装配在支撑架(201)的外端并位于主动齿轮(205)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杆(207)固定安装在从动齿轮(206)的内端并贯穿至支撑架(20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有转轴(208)、绕线杆(209)、电动推杆(210)、限位槽(211)、控制面板(212),所述转轴(208)固定装配在支撑架(201)的内端并和第二传动杆(207)连接,所述绕线杆(209)固定安装在转轴(208)的内端,所述电动推杆(210)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1)的内端并位于转轴(208)的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槽(211)固定设置在绕线杆(209)外端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1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1)外端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1)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上端中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环(304)和钢线(4)相适配,所述钢线(4)活动安装在绕线杆(209)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槽(103)为T型结构,所述起重机(104)呈对称分布于加重块(105)下端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1)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上端中部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支撑架(201)的前方,所述主动齿轮(205)和从动齿轮(206)为啮合连接,所述绕线杆(209)为H型结构,所述电动推杆(2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推杆(210)和限位槽(211)相适,所述限位槽(211)等距分布于绕线杆(209)外端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放线机构(2)、导向机构(3)和钢线(4);所述放线机构(2)位于固定机构(1)上端的后方,所述导向机构(3)位于固定机构(1)上端的前方,所述钢线(4)位于放线机构(2)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有底座(101)、滑轮(102)、内置槽(103)、起重机(104)和加重块(105),所述滑轮(102)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下端的边侧,所述内置槽(103)固定设置在底座(101)下端的内部,所述起重机(104)固定装配在内置槽(103)内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加重块(105)活动安装在内置槽(103)的内部并和起重机(104)的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安装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有支撑架(201)、装配架(202)、电机(203)、第一传动杆(204)、主动齿轮(205)、从动齿轮(206)和第二传动杆(207),所述装配架(20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01)外端的左侧,所述电机(203)固定安装在装配架(202)的上端,所述第一传动杆(204)固定安装在电机(203)的内端,所述主动齿轮(205)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杆(204)的内端并和支撑架(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07)固定装配在支撑架(201)的外端并位于主动齿轮(205)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杆(207)固定安装在从动齿轮(206)的内端并贯穿至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再高
申请(专利权)人:杨再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