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22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转鼓部件的改进,其特征是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间的直段有一或多道环形挡板。环形挡板阻止了轻质纤维随液体向出液方向排出,在纤维固相与螺旋叶片摩擦力和转鼓与螺旋转速差双重作用,被推向排渣口排出,使得经分离后的液体中,基本不含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达到了从液相中分离轻质纤维轻固相目的。发明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可同时将重固相、液体、轻质纤维三种物料分离,扩大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改进,尤其涉及转鼓部件的改进,能 用于液体中含有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的固、液分离。
技术介绍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利用互不相溶两种物料的密度差,使物料在高速旋转 产生的离心力实现两种物料例如固、液分离。其转鼓部件,主要由高转速的转鼓1、与转鼓 转向相同且转速比转鼓略高或略低的分离螺旋2和差速器4等部件组成。当要分离的液体 8通过分离内螺旋出料口 7进入离心机转鼓后,高速旋转的转鼓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把液相 中密度大的重固相9沉降到转鼓内壁,由于螺旋和转鼓的转速不同,二者存在有相对运动 (即转速差),利用螺旋和转鼓的相对运动,把沉积在转鼓内壁的固相推向转鼓小端出渣口 5排出,分离固相后的清液从离心机另一端轻液出口 3排出(图1),从而实现重质与液体的 分离。然而现有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其转鼓部件结构无法分离在液体中含有比 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10在离心分离下,会随轻液一起从轻液 出口 3排出,不能和液体分开,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能分离液体中含有比 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原离心机转鼓的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 间的直段设置一或多道环形挡板,分离时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流动性差,被环形挡板阻 挡而无法向清夜出口移动,清液则翻过挡板由出液口排出,阻挡纤维轻固相堆积到一定量 时,固相与螺旋叶片摩擦力和转鼓与螺旋转速差双重作用,被螺旋推向转鼓小端出口处随 重相固体一起排出,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离液体中含有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 料,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具体说,本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包括同心套合、转速不 一致的锥形外转鼓和其内较小的分离螺旋,其特征在于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间 的直段有一或多道环形挡板。本专利技术所说环形挡板,主要作用是阻挡流动性相对差的轻质纤维,而流动性好的 清液能越过挡板,从而达到离心分离时将比液体轻的纤维阻挡,实现与清液的分离。环形挡 板,可以是盲板,也可以是开有细孔的孔板或网板,还可以是外周呈锯齿结构。外径,一种较 好为分离内螺旋轴与转鼓内壁间距3/4-1/2,既能有效阻挡纤维,又有较大的液流通道。根 据轻质纤维情况,环形挡板可以是一道,也可以是相间二道及以上,如果采用二道或多道环 形挡板,则环形挡板外径自分离内螺旋出液口向转鼓轻液出口方向,由小增大,此结构有利 于阻挡纤维向排渣口排出。更详细的分离过程,参见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在分离螺旋出液口 与转鼓轻液出口之间直段设置有能使液体通过而轻质纤维固相不能通过的环形挡板,从而阻止了轻质纤维随液体向出液方向排出,随着分离纤维聚集堆积,在纤维固相与螺旋叶片 摩擦力和转鼓与螺旋转速差双重作用,被推向(与排水相反)排渣口排出,从而使得经分离 后的液体中,基本不含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达到了从液相中分离轻质纤维轻固相 目的。本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可同时将重固相、液体、轻质纤维三种物料分 离,扩大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应用范围。以下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实质,但实施 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 对本专利技术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 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分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分离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包括同心套合的锥形外 转鼓1,和较小大致同形的内置分离螺旋2,内螺旋2由差速器4带动旋转,与转鼓有转速 差,内螺旋2出料口 7与转鼓清液出口 3之间直段上有一道环形挡板6,环形挡板外径为内 螺旋轴与转鼓内壁间距的1/2左右,转鼓锥端有出渣口 5,另一端有清液出口 3。分离混合液8,由进料端进入,经分离内螺旋出料口 7进入转鼓,高速旋转产生的 离心力使比重大的重固相9甩向转鼓内壁,在螺旋和转鼓的相对运动下,由分离螺旋把沉 积在转鼓内壁的固相推向转鼓小端出口 5排出。经分离重固相后的轻液则从转鼓大端轻 液出口 3流出。同时混合液中含有比液体轻的纤维杂质轻固相10,随液体流动被环形挡板 6挡住而积聚成块或团,在固相与分离螺旋叶片摩擦力和转鼓与螺旋转速差双重作用,被螺 旋推向转鼓小端出口 5处随重固相9 一起排出,清液则越过挡板3外径从清液出口 3流出, 从而达到三相分离,尤其是比液体轻的纤维杂质与液体的分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 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 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阻挡质纤维杂 质环形挡板,改成周边有锯齿的挡板,或网板,根据纤维含量,环形挡板相间设置二或以上, 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 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包括同心套合、转速不一致的锥形外转鼓和其内较小的分离螺旋,其特征在于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间的直段有一或多道环形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其特征在于环形挡板外径为分 离螺旋轴与转鼓内壁间距的3/4-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其特征在于多道环形挡板,外 径自分离螺旋出液口向转鼓轻液出口方向由小增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转鼓部件的改进,其特征是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间的直段有一或多道环形挡板。环形挡板阻止了轻质纤维随液体向出液方向排出,在纤维固相与螺旋叶片摩擦力和转鼓与螺旋转速差双重作用,被推向排渣口排出,使得经分离后的液体中,基本不含比液体轻的纤维轻固相物料,达到了从液相中分离轻质纤维轻固相目的。专利技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可同时将重固相、液体、轻质纤维三种物料分离,扩大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应用范围。文档编号B04B7/12GK101905193SQ20101022555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汤建平, 牟富君 申请人:巨能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包括同心套合、转速不一致的锥形外转鼓和其内较小的分离螺旋,其特征在于分离螺旋出料口与转鼓轻液出口间的直段有一或多道环形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富君汤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巨能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