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14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两端贯通的环形结构,保护套的上端固定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外壁位置,保护套的下端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可将保护套的下端收紧并使保护套下端紧贴花盆本体外壁,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固定环;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在传统花盆基础上,设置便于花盆携带的挂钩,使得用户单手即可携带盆花,并且通过在花盆外围设置保护套,在需要牡丹遮光时,将保护套向上翻折,即可达到避光的目的,同时可以保护牡丹,避免携带过程中人为损伤,设置的储水箱能够为牡丹携带过程中提供水源,达到保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花盆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


技术介绍

1、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一千五百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的文化和绘画作品都很丰富。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家里观赏牡丹,为了能让更多的用户购买牡丹,一些牡丹种植企业通常将牡丹栽种到花盆内,在销售时连同花盆一同销售给用户,然而,现有的花盆结构功能较为单一,用户在购买之后,需要用双手抱住花盆,很不方便,同时无法保护牡丹,有折断枝条、花朵的风险,并且,由于牡丹在携带时,牡丹花骨朵有时需要进行避光保湿,而现有的花盆并不具有避光保湿功能,因此,亟需一种便于盆栽牡丹销售后进行携带时的专用花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在传统花盆基础上,设置便于花盆携带的挂钩,使得用户单手即可携带盆花,并且通过在花盆外围设置保护套,在需要牡丹遮光时,将保护套向上翻折,即可达到避光的目的,同时可以保护牡丹,避免携带过程中人为损伤,设置的储水箱能够为牡丹携带过程中提供水源,达到保湿的效果。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两端贯通的环形结构,保护套的上端固定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外壁位置,保护套的下端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可将保护套的下端收紧并使保护套下端紧贴花盆本体外壁,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在固定环上方形成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储水箱。

3、所述储水箱上方设有进水口,储水箱下方设有阀门,阀门的下端连接有若干软管,软管固定在支撑杆上并延伸至花盆本体内部位置。

4、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位置安装有把手。

5、所述保护套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花盆本体上方外壁处。

6、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绕固定环的中心均匀分布,四个支撑杆的顶部相互连接。

7、所述弹力件为弹力绳,弹力绳张开后,可将保护套向上翻动,从而将弹力绳收紧在支撑杆上。

8、所述保护套包括外层的装饰层和内部的遮光层,遮光层颜色为黑色。

9、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盆托,盆托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凹槽。

10、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贯通的通气孔。

11、这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在使用时,花盆本体内装入营养土,牡丹苗栽种在营养土里,销售盆花时,可将花盆与牡丹一同销售给用户,用户可拎住把手从而将盆花进行携带,替代传统的双手抱盆的方式,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储水箱内的水经阀门进入下方的软管,由于软管延伸至花盆本体内部,可以实现牡丹的浇水效果,并且可以控制阀门出水量的大小,实现单位时间内浇水量的控制;在需要进行避光时,只需将保护套从下往上进行翻折,使得弹力件在支撑杆的上部进行收紧,从而利用保护套起到牡丹的避光效果,并且原本处于内层的避光层翻至外侧,具有避光效果好的优点,设置在花盆本体上方的支撑杆用以起到骨架支撑的效果,可实现在保护套翻上来之后起到支撑的目的。

12、所述花盆本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两端贯通的环形结构,保护套的上端固定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外壁位置,保护套的下端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可将保护套的下端收紧并使保护套下端紧贴花盆本体外壁;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不需要避光的情况下,保护套的下端通过弹力件收紧在花盆本体的下方,由于保护套外壁为装饰层,使得花盆整体上具有美观的效果,深受用户的喜爱;在盆花携带过程中需要避光时,可将保护套向上进行翻折,弹力件收紧在支撑杆上方外部位置,从而可利用保护套对花盆本体内种植的牡丹进行遮挡,避免在搬运或者携带盆花的过程中,人为的造成牡丹枝条或者花朵的损坏,并且也能够起到遮光效果,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13、所述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在固定环上方形成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储水箱;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向上延伸且呈笼状结构的支撑杆,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牡丹枝条或花(骨)朵与支撑杆接触而影响生长,另一方面是将牡丹花进行包围,在保护套翻折上来之后,对保护套起到支撑效果,避免保护套与牡丹的接触问题,也避免了在搬运盆花过程中人体与牡丹枝条或花朵接触的问题。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在传统花盆基础上,设置便于花盆携带的挂钩,使得用户单手即可携带盆花,并且通过在花盆外围设置保护套,在需要牡丹遮光时,将保护套向上翻折,即可达到避光的目的,同时可以保护牡丹,避免携带过程中人为损伤,设置的储水箱能够为牡丹携带过程中提供水源,达到保湿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两端贯通的环形结构,保护套的上端固定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外壁位置,保护套的下端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可将保护套的下端收紧并使保护套下端紧贴花盆本体外壁,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在固定环上方形成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储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储水箱上方设有进水口,储水箱下方设有阀门,阀门的下端连接有若干软管,软管固定在支撑杆上并延伸至花盆本体内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的顶部位置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花盆本体上方外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绕固定环的中心均匀分布,四个支撑杆的顶部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弹力件为弹力绳,弹力绳张开后,可将保护套向上翻动,从而将弹力绳收紧在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包括外层的装饰层和内部的遮光层,遮光层颜色为黑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本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盆托,盆托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本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贯通的通气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两端贯通的环形结构,保护套的上端固定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外壁位置,保护套的下端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可将保护套的下端收紧并使保护套下端紧贴花盆本体外壁,在花盆本体的上方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表面具有若干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在固定环上方形成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储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储水箱上方设有进水口,储水箱下方设有阀门,阀门的下端连接有若干软管,软管固定在支撑杆上并延伸至花盆本体内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的顶部位置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盆栽牡丹携带的专用花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亮杨海静徐培枳马克义贾之骏魏春梅孟丽梅霍红吕树作王治军曹文昱谢婕杨欣欣宁龙龙熊星月彭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