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烘干装置和坐便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05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9
本技术公开一种除臭烘干装置和坐便器,除臭烘干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风机、除臭组件和加热组件,壳体组件形成有风道、及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除臭组件设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之间,加热组件设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阀门组件包括除臭组件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第一阀门、及第一出风口与加热组件之间的第二阀门,除臭工作状态下气流自第一进风口流入,流经除臭模块后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烘干工作状态下风机驱动气流从第二进风口流入,流经烘干模块后从第二出风口流出,除臭和烘干功能共用风机和部分风道,且相互无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臭烘干装置和坐便器


技术介绍

1、市场上大部分的智能马桶其烘干模块与除臭模块为相互独立的系统,需要配置两套相互独立的风机和风道,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

2、为此,现有技术提出共用风机和风道的除臭烘干装置,然而这导致烘干风道和除臭风道无法很好地分隔,臭气污染烘干模块,影响烘干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有烘干和除臭功能,同时有效分隔烘干和除臭风道,提升用户体验的除臭烘干装置和坐便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除臭烘干装置,包括:

3、壳体组件,形成有风道、及与所述风道连通且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4、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且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5、除臭组件,设于所述风道,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

6、加热组件,设于所述风道,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及,

7、阀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除臭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的第一阀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第二阀门;

8、所述除臭烘干装置具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打开、且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关闭的除臭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且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关闭的烘干工作状态。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行程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互错开或至少部分地重合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出风口;

10、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错开,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合,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合,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错开。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之一,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另一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而切换开闭状态。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沿前后向可伸缩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前伸出,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后回缩。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风道分隔为在横向上呈并排设置、且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和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后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上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穿设于所述挡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呈相互垂直的板状设置,以使得随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阀门转动打开、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关闭的第一开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一阀门转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打开的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传动件,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配合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配合件相配合,所述转轴随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而联动转动,以使得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开闭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传动配合件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或,

17、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凸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用以在所述第一阀门转动关闭时抵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用以在所述第二阀门转动关闭时抵接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分别设有缓冲件。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且前端形成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过孔,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自所述过孔向前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打开。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段,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段;或者,

20、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横向上与所述第一风道段相邻的侧壁,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风道段相邻的底壁。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除臭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前后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且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向后回缩时,所述第一滑槽的前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所述第二壳体向前伸出时,所述第一滑槽的后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端。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前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凸设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后侧边,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前侧边。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除臭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前后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且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向后回缩时,所述第二滑槽的后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后端,所述第二壳体向前伸出时,所述第二滑槽的前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前端。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设于第四开口的后侧,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凸设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插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滑块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前侧边,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重合,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前侧边。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所述除臭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坐便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

27、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行程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互错开或至少部分地重合,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之一,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另一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而切换开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沿前后向可伸缩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前伸出,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后回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风道分隔为在横向上呈并排设置、且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和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后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穿设于所述挡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呈相互垂直的板状设置,以使得随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阀门转动打开、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关闭的第一开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一阀门转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打开的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传动件,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配合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配合件相配合,所述转轴随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而联动转动,以使得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开闭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传动配合件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或,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且前端形成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过孔,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自所述过孔向前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打开。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段,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段;或者,

11.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前后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且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向后回缩时,所述第一滑槽的前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所述第二壳体向前伸出时,所述第一滑槽的后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前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凸设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后侧边,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抵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前侧边。

13.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前后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且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向后回缩时,所述第二滑槽的后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后端,所述第二壳体向前伸出时,所述第二滑槽的前内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前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设于第四开口的后侧,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凸设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插设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沿所述送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行程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互错开或至少部分地重合,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重合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之一,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另一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滑动而切换开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沿前后向可伸缩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烘干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前伸出,在所述除臭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向后回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风道分隔为在横向上呈并排设置、且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和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后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前端、且朝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穿设于所述挡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风道段内的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呈相互垂直的板状设置,以使得随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阀门转动打开、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关闭的第一开闭状态,以及所述第一阀门转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转动打开的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传动件,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配合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配合件相配合,所述转轴随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而联动转动,以使得所述阀门组件在所述第一开闭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闭状态间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传动配合件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或,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炜王帆范卓文沈灿
申请(专利权)人: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