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铁隧道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需要进行爆破作业,以实现隧道开挖和地质处理等目标。同时,地震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因素,可能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高铁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
2、传统的地震动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小尺寸模型,无法真实地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地震动场。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需要开展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目前,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方法正在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研究现状:尺寸效应研究:研究人员对不同尺寸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尺寸对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大尺寸的试验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地震动场,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振动台、液压器和气动器等装置,模拟地震动场对隧道结构的作用。这些技术可以产生各种频率、振幅和方向的地震动,以满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模型试验建立阶段和爆破实施阶段以及模型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图纸位置坐标和现场实际全站仪测量,设计院在隧道施工前会提供设计图纸,其中含有具体隧道的位置坐标,现场实际全站仪测量是根据图纸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确定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的轮廓尺寸以及上下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爆破地震动场的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跨既有高铁隧道大尺寸模型试验建立阶段和爆破实施阶段以及模型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图纸位置坐标和现场实际全站仪测量,设计院在隧道施工前会提供设计图纸,其中含有具体隧道的位置坐标,现场实际全站仪测量是根据图纸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确定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的轮廓尺寸以及上下空间关系,新建隧道的轮廓尺寸和上下空间关系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根据全站仪来确定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实验室内做常规物理模型试验,将现场的试验样品采用试样的方式进行收集,并将其分别做抗压试验、抗剪试验以及密度试验和声波测试等。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得到围岩及支护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室内常规物理试验研究得到现场围岩和混凝土的等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粘聚力、摩擦角等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型网络拓扑优化设计的隧道爆破损伤判定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进,吴廷尧,王殿永,曾银勇,曹海清,李川,刘曜玮,火鹏,孙剑飞,邢惟东,彭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