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431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属于玉米栽培及养分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选择当地使用主要的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混作,选择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施肥手段,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牲畜的养殖成本,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栽培及养分管理,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展现状:青贮玉米是一种高产、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在畜牧业中应用广泛。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也逐步得到改良与完善。目前,普遍采用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选择耐旱、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合理施肥并科学调控病虫害,以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青贮玉米的种子一般在春季播种,播后需要定植、追肥、除草、浇灌等措施,以促进玉米茎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同时,在收割期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如打草捆、机械捆绑、压片封住等方式保证玉米储存期间的保质期。目前对于青贮玉米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集中在单一品种种植上,青贮玉米主要收获地上部营养体,因此地上茎秆、叶片、籽粒的总产量和品质相较于籽粒玉米更为重要,而当前对于青贮玉米多品种混作的栽培管理技术少有涉及。

2、现有技术方案如下:1)品种选择: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应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饲养动物的需要以及种植者的经验和偏好来进行。比如在华南地区种植单季玉米,华北地区种植早熟玉米等。大部分种植都采用单一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混作情况较少。混种品种需要有相似的生育期。2)施肥管理:目前对于青贮玉米的施肥,常见的模式为在灌溉前进行深耕,并在每亩地上加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公斤和复合肥150-200公斤,均匀分布于整个田地。生育期内每隔7-10天进行一次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苗期控制过高的氮肥用量,促进玉米良好根系发育;抽雄期开始逐步增加氮肥用量,有利于茎叶快速生长;灌浆成熟期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料的投入,有利于颗粒饱满、味美口感的产生。同时伴随施用一些微量元素,预防玉米缺素症的出现。但在肥料选择上,大多选用无机肥且投入量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种植方式:青贮玉米的栽培密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生长期、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一般情况下,单行栽培的栽培密度在每亩4000至5000株之间。株行距约为60至75厘米,株间距约为20至25厘米。双行栽培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提高产量。栽培密度一般在每亩4500至5500株之间。株行距约为60至75厘米,株间距约为20至25厘米,两行之间的距离约为75至90厘米。

3、现有技术方案缺陷如下:1)玉米单一品种种植的缺点:(1)目前的玉米种植大多采用单一品种种植的方式,在同一地块上种植相同品种的玉米,其基因型差异不大,因此当出现病虫害时,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扩大。(2)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易产生抗性病原体。长期单一品种种植,有利于某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同时由于遗传多样性较低,其易受环境的影响,抗逆性较差。(3)除此之外,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较难实现土壤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长期种植同一品种也会导致产品单一,难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力较低。2)玉米的传统连作方式存在一些缺陷:(1)连续种植单一玉米品种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病原菌数量增加,土壤养分不平衡,给玉米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2)由于遗传基因的相似性,会导致植株个体间对于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加剧,缺乏遗传多样性的改良,同一品种连续单作其潜力受限,难以实现产量的持续增加。(3)长期连作玉米,同一病虫害容易累积和大面积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损失。同时连作难以有效控制杂草,影响玉米生长。

4、因此,提供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能够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

2、通过探索青贮玉米混作栽培的模式及田间管理措施,解决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严重、养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青贮玉米的高产高效。选择当地使用主要的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混作,选择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施肥手段,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牲畜的养殖成本,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3、目前在青贮玉米的栽培中涉及到多个品种混作的研究较少,本专利技术是十分科学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管理模式,可以弥补
技术介绍
的不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地块选择

7、选择土壤保水性强、表面平整、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易于排灌,非盐碱地块和非连作的耕地;

8、s2:地块处理

9、在气温回升、土壤开始解冻并变得更容易耕作的早春进行翻地,通常是在3月到4月之间进行翻地,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而定。

10、前茬作物收获后墒情合适时对地块进行处理。气温不同,适宜的土壤墒情不同。一般来说,在气温温20-25℃,土壤含水量达到60%-70%,可以手握成团,即达到了合适的土壤墒情。精细平整土地,起垄:大垄宽0.8m,小垄宽0.4m。增施基肥,基肥应以迟效肥料(有机肥)和速效肥料(无机肥)配合,氮肥与磷肥、钾肥配合可以使肥效时间加长,为丰产打下基础。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调施、撒施和穴施3种。

11、有机肥(纯羊粪发酵)在播前结合翻地施入,具体用量是3t/hm2。基肥速效养分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以铵态氮和磷营养为主,该配方可有效促进根系的增生,利于玉米苗期的建植。肥料具体用量如下:氮肥施用尿素,具体用量为43kg/ha(以n计),磷肥施用磷酸二铵,具体用量为59kg/ha(以p计),钾肥施用氯化钾,具体用量为80kg/hak2o,锌肥为七水合硫酸锌,具体用量为3.4kg/ha。

12、s3:播种技术

13、选择在气温稳定回升的5月到6月进行播种,为了保证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播种时间要稍早于普通玉米。

14、a.品种选择

15、选择四种生物产量高、抗病性强、抗倒伏、株型紧凑、耐密植、植株高大、叶片多、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如株型为半紧凑型的中玉335、dk205,株型为紧凑型的中农大787、粒隆915。不同品种的玉米其生育期不同,选择进行混作的品种需要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即生育期前后最多相差不超过一周。

16、b.耕前土地处理

17、耕层由19-21cm加深到23-24cm,可以显著增产。整地要精细,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

18、c.播种方式

19、采用混播的播种方式,混播可根据种质资源的可利用性选择三到四个品种进行混作,混作方式将种子等比例混合。

20、d.播种量

21、采用5500株每亩的种植密度,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的重量确定不同密度条件下各玉米品种播种的质量,采用轮式穴播器播种,每穴两粒,播后及时滴水,以保证出苗。

22、e.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增施基肥的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中农大787,DK205,粒隆915三品种混作;选择中玉335,中农大787,DK205,粒隆915四品种混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增施基肥的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分高效利用的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晶莹杜木林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