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20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4
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除氧器罐体;除氧器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连接至一侧设置的热交换罐体下部;热交换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口;热交换罐体内下部设置有冷却液腔;热交换罐体于冷却液腔上侧设置有导流通道;热交换罐体于导流通道上侧设置有聚气罩;热交换罐体于聚气罩上侧设置有储水腔;热交换罐体相对储水腔位置设置有进水口;聚气罩中间位置向储水腔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管道;聚气罩边缘一侧向下方导流通道内延伸设置有第二热交换管道;第二热交换管道远离聚气罩一端延伸至热交换罐体外侧设置有出水口。本技术通过热交换罐体将除氧器罐体排出的蒸汽气体的热量利用对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对蒸汽热量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氧器余热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除氧器是锅炉及供热系统中的设备,通过加热将水中溶解的各种气体从水中排出,达到除氧的目的,而对水的加热操作会产生较多的蒸汽,当下对蒸汽的处理多为直接排放至大气,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且排气的声音较大,会影响周围居住人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蒸汽多为直接排放至大气,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且排气的声音较大,会影响周围居住人的正常生活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除氧器罐体;除氧器罐体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连接至一侧设置的热交换罐体下部;热交换罐体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口;热交换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口;热交换罐体内下部设置有冷却液腔;热交换罐体于冷却液腔上侧设置有导流通道;热交换罐体于导流通道上侧设置有聚气罩;热交换罐体于聚气罩上侧设置有储水腔;热交换罐体相对储水腔位置设置有进水口;聚气罩中间位置向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罐体(1);除氧器罐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2)连接至一侧设置的热交换罐体(3)下部;热交换罐体(3)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口(4);热交换罐体(3)上端设置有排气口(5);热交换罐体(3)内下部设置有冷却液腔(301);热交换罐体(3)于冷却液腔(301)上侧设置有导流通道(302);热交换罐体(3)于导流通道(302)上侧设置有聚气罩(6);热交换罐体(3)于聚气罩(6)上侧设置有储水腔(303);热交换罐体(3)相对储水腔(303)位置设置有进水口(7);聚气罩(6)中间位置向储水腔(303)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管道(8);第一热交换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除氧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罐体(1);除氧器罐体(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2)连接至一侧设置的热交换罐体(3)下部;热交换罐体(3)下端设置有冷却液出口(4);热交换罐体(3)上端设置有排气口(5);热交换罐体(3)内下部设置有冷却液腔(301);热交换罐体(3)于冷却液腔(301)上侧设置有导流通道(302);热交换罐体(3)于导流通道(302)上侧设置有聚气罩(6);热交换罐体(3)于聚气罩(6)上侧设置有储水腔(303);热交换罐体(3)相对储水腔(303)位置设置有进水口(7);聚气罩(6)中间位置向储水腔(303)内设置有第一热交换管道(8);第一热交换管道(8)两端将聚气罩(6)下侧的导流通道(302)与排气口(5)连通;聚气罩(6)边缘一侧向下方导流通道(302)内延伸设置有第二热交换管道(9);第二热交换管道(9)远离聚气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冯策城张海孙丽花付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电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