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00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波炉,包括机体、微波发生器及微波搅拌器,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微波发生器设于机体内并与微波馈入口相通,微波搅拌器设于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搅拌器包括电机和搅波片,电机具有输出轴,搅拌片中部具有与前述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延伸的翼片,改善了微波的分布,大幅度地提高了微波的均匀性,从而改善了食物的烹调效果,并且,热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波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波炉种类很多,有转盘式、平板式,常见的微波炉包括机体,微波发生 器和微波搅拌器,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微波发生器设于机体内并 与微波馈入口相通,通常包括磁控管和波导,微波搅拌器设于微波馈入口处,微波搅拌器 能转动,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勻,设置方式很多,但以设于炉腔底部居多,如 申请号为200510122147. 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转波式微波炉的搅拌扇结构》(公 开号CN1978999A),该申请将搅拌扇结构设于炉腔底部。类似地,还可以参考申请号为 200410019356. 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微波炉的搅拌风扇》(公开号CN1704652A)等。 也有安装在炉腔侧部的,如专利号为ZL200720048293.6的中国技术专利《平板微波 炉》(授权公告号CN201007511Y),该专利将搅拌器组件设于炉腔一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微波导入均勻,热 效率高的微波炉。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波炉,包括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 ;微波发生器,设于前述的机体内并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相通;以及微波搅拌器,设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搅拌器包括电机,具有输出轴;以及搅拌片,中部具有与前述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为提高搅拌片对微波的搅拌效果,所述的翼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 第二表面,对应地,所述的搅波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翼片的 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与搅波片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进一步,所述的翼片包括第二表面与搅波片端面大体平行的第一翼片部及与搅波 片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翼片部。夹角的角度为20°。作为改进,所述搅拌片的第二表面凸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末端与所述炉腔内壁 相抵。本搅波片以应用于平板式微波炉中为优选,所述的微波馈入口设于炉腔底部,所 述的搅波片顶部具有一设置于炉腔底部凹槽内的能供微波穿透的平板。进一步,所述的搅拌片包括中部的转盘部及周边的圆环部,所述微波馈入口的正 投影面位于前述转盘部内,并且,前述的转盘部与圆环部之间呈镂空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延伸的翼片,改善了微波的分布, 大幅度地提高了微波的均勻性,从而改善了食物的烹调效果,并且,热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搅拌片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搅拌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搅波片与第二翼片形成的夹角示意图。图6在平板上取五个点测试均勻性的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2中搅拌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微波炉包括机体1、微波发 生器11、微波搅拌器及平板2,机体1具有炉腔12,炉腔12内壁底部具有一微波馈入口,微 波发生器设于的机体1内并与微波馈入口相通;微波搅拌器设于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 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勻,微波搅拌器包括电机4和搅拌片3,电机4具有输出轴,搅拌片3 中部具有与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7,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5。平板位2于搅波片3顶部 搁置于炉腔底部凹槽内,能供微波穿透。翼片5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充当反射面迎接微 波,对应地,搅波片3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充当反射面迎 接微波,翼片5包括第二表面与搅波片3端面大体平行的第一翼片部52及与搅波片3第二 表面形成有一夹角α的第二翼片部51,夹角α的角度为20° (见图5所示),搅拌片3包 括中部的转盘部32及周边的圆环部31,微波馈入口的正投影面位于转盘部32内,以使出来 的微波能进行充分反射,并且,转盘部32与圆环部31之间呈镂空状。搅拌片3的第二表面 凸设有支撑块6,该支撑块6末端与炉腔11内壁相抵。本实施例中的搅波片3和翼片5均采用可反射微波的金属材料制成,支撑块6采 用低摩擦系数且具有自润滑特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微波炉在输入功率800w,50Hz,220v情况下,根据GB-T18800-2008/ LEC 6075 :2006,实用微波炉性能实验方法中10. 2多杯试验方法,进行了均勻性测试,见图 6所示,取平板上五个点作测试,具体见下表4 上表中的“1-5读数”表示从第一个杯子先开始测试,最后依次到第五个杯子为止, “5-1读数”则表示从第五个杯子先开始测试,最后依次到第一个杯子为止。上表中的T = (Atl+At2)/2, ”=1-o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微波炉中的搅拌片不具有翼片及支撑块,其他结 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也在输入功率800w,50Hz, 220v情况下,进行了均勻性测试,与 实施例1 一样,取平板上五个点作测试具体见下表 从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过增加延伸的翼片,实施例1的均勻性比 实施例2提高了近20%,明显改善了微波的分布,大幅度提高了微波的加热均勻性,从而使 食物的烹调效果得到极大的改善。权利要求一种微波炉,包括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微波发生器,设于前述的机体内并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相通;以及微波搅拌器,设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搅拌器包括电机,具有输出轴;以及搅拌片,中部具有与前述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 相背的第二表面,对应地,所述的搅波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 翼片的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与搅波片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包括第二表面与搅波片端面 大体平行的第一翼片部及与搅波片第二表面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翼片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为2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片的第二表面凸设有支撑块, 该支撑块末端与所述炉腔内壁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馈入口 设于炉腔底部,所述的搅波片顶部具有一设置于炉腔底部凹槽内的能供微波穿透的平板。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片包括 中部的转盘部及周边的圆环部,所述微波馈入口的正投影面位于前述转盘部内,并且,前述 的转盘部与圆环部之间呈镂空状。全文摘要一种微波炉,包括机体、微波发生器及微波搅拌器,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微波发生器设于机体内并与微波馈入口相通,微波搅拌器设于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搅拌器包括电机和搅波片,电机具有输出轴,搅拌片中部具有与前述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延伸的翼片,改善了微波的分布,大幅度地提高了微波的均匀性,从而改善了食物的烹调效果,并且,热效率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炉,包括  机体,具有炉腔,炉腔内壁具有一微波馈入口;  微波发生器,设于前述的机体内并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相通;以及  微波搅拌器,设于前述的微波馈入口处,用于搅动微波以利于微波分布均匀,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搅拌器包括  电机,具有输出轴;以及  搅拌片,中部具有与前述输出轴连接的固持部,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翼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远华余科帆茅忠群诸永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