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越野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越野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95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越野鞋,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鞋底,鞋底包括:底部支撑部、顶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底部支撑部位于鞋底的底部;顶部支撑部位于鞋底的顶部;中间支撑部连接于底部支撑部和顶部支撑部之间,并沿鞋底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其中,底部支撑部与顶部支撑部之间,及中间支撑部之间设有形变空间,形变空间在鞋底的宽度方向贯通,鞋底踩在凸出物时,底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向形变空间内弹性形变,并形成朝向鞋底顶部的弹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越野鞋能够有效提高抓地性和稳定性,并具有缓震回弹和降低能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鞋


技术介绍

1、由于野外的路面通常是不平的,并且散布各种大小的碎石,容易造成鞋底与地面相对滑动,影响足部运动稳定性,容易导致崴脚的情况,因此对于越野徒步者和跑步者来说,一双能提供足部保护性能的徒步鞋或越野跑鞋是必不可少的。

2、现有市场上的越野鞋的鞋底具有一定弹性,在踩到碎石等凸出物时能够适量形变,以此提高抓地性和稳定性,但是,现有越野鞋的形变能力有限,遇到较为凸出的凸出物时无法适应性提高形变量,使得抓地性和稳定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越野鞋,至少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抓地性和稳定性。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越野鞋,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

6、底部支撑部,位于所述鞋底的底部;

7、顶部支撑部,位于所述鞋底的顶部;

8、中间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部和顶部支撑部之间,并沿所述鞋底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9、其中,所述底部支撑部与顶部支撑部之间,及所述中间支撑部之间设有形变空间,形变空间在鞋底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鞋底踩在凸出物时,所述底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向所述形变空间内弹性形变,并形成朝向所述鞋底顶部的弹力。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底部支撑部连接,并向鞋底的前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并向鞋底的前端倾斜设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支撑部的第一支撑部之间,及第二支撑部之间互相平行。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形变空间由鞋底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中部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形变空间连通,并延伸至所述顶部支撑部;所述越野鞋还包括硬质支撑板,所述硬质支撑板位于所述开口槽内部,并固定于所述鞋底上;所述硬质支撑板朝向所述开口槽的板面设有立体支撑片。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槽的内侧设有斜面,所述开口槽的口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支撑板为tpu、tpr、尼龙或pebax材质,所述硬质板与所述鞋底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支撑部、顶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支撑部、顶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为高弹eva、tpr、发泡塑胶或发泡tpu材料。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设于所述鞋底的底部,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鞋底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大底,所述大底的底部设有纹路,所述纹路包括两条互相连接且呈锐角设置的条纹,两条所述条纹的间距向大底的前端方向逐渐减小,相邻所述纹路之间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大底的内侧和外侧

20、越野鞋的各部件可以通过胶水组合成型一起,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

21、(三)有益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越野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该越野鞋的鞋底踩在碎石等凸出物时,底部支撑部、顶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向形变空间内弹性形变,相比现有越野鞋的鞋底,该越野鞋的鞋底由于形变空间的存在,底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量,更好的相对凸出物适应性内凹,提升抓地性和稳定性;同时,底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形变时能够积蓄弹性势能,形成朝向鞋底顶部的弹力,能够起到缓震回弹的作用,并在抬脚时降低脚部所需的能耗。可见,本专利技术的越野鞋能够有效提高抓地性和稳定性,并具有缓震回弹和降低能耗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野鞋,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第一支撑部之间,及第二支撑部之间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空间由鞋底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中部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形变空间连通,并延伸至所述顶部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内侧设有斜面,所述开口槽的口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支撑板为TPU、TPR、尼龙或Pebax材质,所述硬质板与所述鞋底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部、顶部支撑部和中间支撑部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设于所述鞋底的底部,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鞋底一体成型或分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底,所述大底的底部设有纹路,所述纹路包括两条互相连接且呈锐角设置的条纹,两条所述条纹的间距向大底的前端方向逐渐减小,相邻所述纹路之间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大底的内侧和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鞋,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第一支撑部之间,及第二支撑部之间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空间由鞋底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中部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形变空间连通,并延伸至所述顶部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越野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内侧设有斜面,所述开口槽的口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减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文郭联敏陈百均
申请(专利权)人:奥力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