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控膜和显示装置主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50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0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触控膜和显示装置主体,其中电容触控膜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包括本体部以及可弯折连接于所述本体部边缘的弯折部;若干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若干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引线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引线包括电连接的第三子引线段和第四子引线段,第三子引线段与第二电极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三子引线段位于本体部内,至少部分第四子引线段位于弯折部;其中,当弯折部弯折至与本体部层叠时,第一引线和第三子引线段在本体部的投影与位于弯折部的所述第四子引线段在本体部的投影在本体部上部分重叠。电容触控膜的设计灵活且边框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触控膜和显示装置主体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容触控膜,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基材层11;若干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侧;第一光学胶层14和第二基材层16,第一光学胶层14位于第一电极12与第一基材层11之间,第二基材层6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2背离所述第一基材层11的一侧表面,盖板30通过第二光学胶层15与第二电极13粘接,第一电极12的通道和第二电极13的通道是垂直相交的,它们通过各自的引线将各自的信号引出,然后通过与第一电极12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40以及与第二电极22电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50最终连接至触控芯片上,而这些引线会从第一基材层11和第二基材层16的边缘集中引出,并会占用一定的面积,而目前的电容触控膜的尺寸较大,使得引线的通道就越多,导致电容触控膜的边框宽度就会越宽,边框所占用的面积是无功能区,边框大小影响功能区的占比,也会影响产品本身美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容触控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容触控膜的边框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容触控膜和显示装置主体。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触控膜,包括: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本体部以及可弯折连接于所述本体部边缘的弯折部;若干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同一侧;若干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引线包括电连接的第三子引线段和第四子引线段,所述第三子引线段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三子引线段位于所述本体部内,至少部分第四子引线段位于所述弯折部;其中,当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时,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三子引线段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与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第四子引线段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在所述本体部上部分重叠。

3、可选的,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弯折部连接的交界处具有若干引线通道区,所述第三子引线段经过引线通道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相邻的引线通道区之间的本体部中设置若干开口,若开口的排布方向与经过引线通道区的第三子引线段的延伸方向垂直。

4、可选的,所述开口的形状包括长条状,任意的开口的延伸方向与开口的排布方向平行。

5、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

7、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电容触控膜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层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

8、可选的,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所述弯折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若干第四子引线段。

9、可选的,当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时,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结层。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绑定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所述电容触控膜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绑定区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绑定区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投影错位设置。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主体,包括以上所述的电容触控膜,显示屏,所述电容触控膜位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一侧。

13、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4、本技术提供的电容触控膜,包括: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本体部以及可弯折连接于所述本体部边缘的弯折部;若干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同一侧;若干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引线包括电连接的第三子引线段和第四子引线段,所述第三子引线段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三子引线段位于所述本体部内,至少部分第四子引线段位于所述弯折部,其中,当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时,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三子引线段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与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第四子引线段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在所述本体部上部分重叠。一方面,由于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因此所述第四子引线段不会占用第一基材层的面积,减小了第二引线所在平面上的宽度,从而避免了由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存在导致电容触控膜的边框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述弯折部为局部设计,比较灵活。因此,所述电容触控膜的设计灵活且边框小,当其应用在触控显示模组上时,也可使得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较窄。

15、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弯折部连接的交界处具有若干引线通道区,所述第三子引线段经过引线通道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相邻的引线通道区之间的本体部中设置若干开口,若开口的排布方向与经过引线通道区的第三子引线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开口有利于所述弯折部更好得弯折。

16、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所述弯折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若干第四子引线段。所述绝缘层可以对第四子引线段起到保护作用。

17、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可将所述弯折部进行固定粘结,提高了所述电容触控膜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投影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同一侧,这样有利于电容触控膜在应用到触控显示模组上时方便整机组装,也有利于信号集中输出避免受到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弯折部连接的交界处具有若干引线通道区,所述第三子引线段经过引线通道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相邻的引线通道区之间的本体部中设置若干开口,若开口的排布方向与经过引线通道区的第三子引线段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包括长条状,任意的开口的延伸方向与开口的排布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电容触控膜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层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所述弯折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若干第四子引线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弯折至与所述本体部层叠,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结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绑定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一基材层投影错位设置。

11.一种显示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容触控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弯折部连接的交界处具有若干引线通道区,所述第三子引线段经过引线通道区与所述第四子引线段连接,相邻的引线通道区之间的本体部中设置若干开口,若开口的排布方向与经过引线通道区的第三子引线段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包括长条状,任意的开口的延伸方向与开口的排布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自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