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42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包括: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单电池和集流板,单电池设置为多组并层叠为一体,单电池包括膜电极以及设置于膜电极一侧的设置有燃料气体流场的正极极板和设置于膜电极另一侧设置有氧化剂气体流场的负极极板,集流板包括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正极集流板层叠于层叠后的单电池正极一端,负极集流板层叠于层叠后的单电池负极一端;端板,端板包括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正极端板设置于正极集流板背向电池单元一侧,负极端板设置于负极集流板背向电池单元一侧,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燃料气体进气口和氧化剂气体进气口;覆盖件,覆盖件覆盖于端板上的燃料气体进气口或氧化剂气体进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功率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1、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碳中和理念的深入人心,氢能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小功率燃料电池是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一个发电装置,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在一些小型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中,特别是应用于氢动力电动车中的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需要将整个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在有限的空间内。而小功率燃料电池通常为单电池层叠的方式,为使进入小功率燃料电池的气体或液体能够在各单电池的流场中具有一定的均衡性,需要使气体或液体同时在单电池层叠的两端进入,这就使得小功率燃料电池的两端均需要接入外部管件,造成可使用空间紧张的同时也难以保障两端进入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是一致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包括: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单电池和集流板,单电池设置为多组并层叠为一体,单电池包括膜电极以及设置于膜电极一侧的设置有燃料气体流场的正极极板和设置于膜电极另一侧设置有氧化剂气体流场的负极极板,集流板包括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正极集流板层叠于层叠后的单电池正极一端,负极集流板层叠于层叠后的单电池负极一端;端板,端板包括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正极端板设置于正极集流板背向电池单元一侧,负极端板设置于负极集流板背向电池单元一侧,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燃料气体进气口和氧化剂气体进气口;覆盖件,覆盖件覆盖于端板上的燃料气体进气口或氧化剂气体进气口,覆盖件用于分发进入其中的氧化剂气体或使燃料气体,使氧化剂气体和/或燃料气体经过分发后再通过端板的燃料气体进气口或氧化剂气体进气口进入电池单元。

3、可选的,正极极板和负极极板之间设置有冷却液流场,端板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覆盖件用于分发进入其中的冷却液,使冷却液经过分发后再通过端板的冷却水进液口进入电池单元。

4、可选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燃料进气歧管和贯通的燃料出气歧管,燃料进气歧管和燃料出气歧管分别与各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连通,燃料气体在进入电池单元后经燃料进气歧管进入各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燃料出气歧管排出。

5、可选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氧化剂进气歧管和贯通的氧化剂出气歧管,氧化剂进气歧管和氧化剂出气歧管分别与各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连通,氧化剂气体在进入电池单元后经氧化剂进气歧管进入各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氧化剂出气歧管排出。

6、可选的,电池单元的重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冷却液进液歧管和贯通的冷却液出液歧管,冷却液进液歧管和冷却液出液歧管分别与冷却液流场连通,冷却液在进入电池单元后经冷却液进液歧管进入各单电池的冷却液流场,在冷却液流场循环吸热后经冷却液出液歧管流出。

7、可选的,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燃料气体进气口,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覆盖件,燃料气体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稳压腔室和分别与燃料气体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燃料气体覆盖件的进气口用于接通外部燃料气体气源,燃料气体覆盖件的出气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的燃料气体进气口。

8、可选的,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氧化剂气体进气口,覆盖件包括氧化剂气体覆盖件,氧化剂气体覆盖件包括氧化剂气体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氧化剂气体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氧化剂气体覆盖件的进气口用于接通外部氧化剂气体气源,氧化剂气体覆盖件的出气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的氧化剂气体进气口。

9、可选的,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覆盖件包括冷却液进液覆盖件,冷却液进液覆盖件包括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和分别与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进液覆盖件的进液口用于接通外部冷却液,冷却液进液覆盖件的出液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的冷却液进液口。

10、可选的,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覆盖件包括冷却液出液覆盖件,冷却液出液覆盖件包括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和分别与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出液覆盖件的出液口用于排出冷却液,冷却液出液覆盖件的进液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正极端板和负极端板上的冷却液出液口。

11、可选的,冷却液进液覆盖件和冷却液出液覆盖件为一体成型,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和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相互独立密封。

1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将两端端板的燃料气体进口和/或氧化剂气体进口通过覆盖件整合在一起,只需要根据实际空间使用情况在覆盖件上开设对应进口即可,而不需要在两端端板均连接外部管道,使得空间布局更为灵活。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覆盖件内设置稳压腔,外部气源或冷却液在进入稳压腔后有一个缓冲,能够一定程度的提供一个稳定的压力,使得气源或冷却液从覆盖件进入电池单元时,两端的压力基本相等,使得各单电池之间实现更好的均衡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板和所述负极极板之间设置有冷却液流场,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所述覆盖件用于分发进入其中的冷却液,使冷却液经过分发后再通过所述端板的冷却水进液口进入所述电池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燃料进气歧管和贯通的燃料出气歧管,所述燃料进气歧管和所述燃料出气歧管分别与各所述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连通,燃料气体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燃料进气歧管进入各所述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所述燃料出气歧管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氧化剂进气歧管和贯通的氧化剂出气歧管,所述氧化剂进气歧管和所述氧化剂出气歧管分别与各所述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连通,氧化剂气体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氧化剂进气歧管进入各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所述氧化剂出气歧管排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重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冷却液进液歧管和贯通的冷却液出液歧管,所述冷却液进液歧管和所述冷却液出液歧管分别与冷却液流场连通,冷却液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冷却液进液歧管进入各所述单电池的冷却液流场,在冷却液流场循环吸热后经冷却液出液歧管流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燃料气体进气口,所述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覆盖件,所述燃料气体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所述燃料气体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料气体覆盖件的进气口用于接通外部燃料气体气源,所述燃料气体覆盖件的出气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的燃料气体进气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氧化剂气体进气口,所述覆盖件包括氧化剂气体覆盖件,所述氧化剂气体覆盖件包括氧化剂气体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所述氧化剂气体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氧化剂气体覆盖件的进气口用于接通外部氧化剂气体气源,所述氧化剂气体覆盖件的出气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的氧化剂气体进气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所述覆盖件包括冷却液进液覆盖件,所述冷却液进液覆盖件包括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进液覆盖件的进液口用于接通外部冷却液,所述冷却液进液覆盖件的出液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的冷却液进液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所述覆盖件包括冷却液出液覆盖件,所述冷却液出液覆盖件包括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出液覆盖件的出液口用于排出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出液覆盖件的进液口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覆盖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的冷却液出液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液覆盖件和所述冷却液出液覆盖件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却液进液稳压腔室和所述冷却液出液稳压腔室相互独立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板和所述负极极板之间设置有冷却液流场,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所述覆盖件用于分发进入其中的冷却液,使冷却液经过分发后再通过所述端板的冷却水进液口进入所述电池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燃料进气歧管和贯通的燃料出气歧管,所述燃料进气歧管和所述燃料出气歧管分别与各所述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连通,燃料气体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燃料进气歧管进入各所述单电池的燃料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所述燃料出气歧管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氧化剂进气歧管和贯通的氧化剂出气歧管,所述氧化剂进气歧管和所述氧化剂出气歧管分别与各所述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连通,氧化剂气体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氧化剂进气歧管进入各单电池的氧化剂气体流场,反应后的尾气经所述氧化剂出气歧管排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的重叠方向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冷却液进液歧管和贯通的冷却液出液歧管,所述冷却液进液歧管和所述冷却液出液歧管分别与冷却液流场连通,冷却液在进入所述电池单元后经所述冷却液进液歧管进入各所述单电池的冷却液流场,在冷却液流场循环吸热后经冷却液出液歧管流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小功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板和所述负极端板上均设置有燃料气体进气口,所述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覆盖件,所述燃料气体覆盖件包括燃料气体稳压腔室和分别与所述燃料气体稳压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星星范宗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