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263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上减震垫,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下减震垫,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和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基座的顶部位于连接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定位钉,在支撑座与基座之间设置了两层减震垫,这两层减震垫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承重,弹簧保持伸展状态,当有竖直方向上的震动作用于支撑座时,支撑座下降可带动减震垫之间互相作用缓冲,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大大减少弹簧受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公开号:cn212129482u),该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开设的若干个定位通孔内穿插有定位地钉的杆部,下支撑座的底部与通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盲孔,定位地钉的头部插入盲孔内;下支撑座上端开设的减震槽内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包括橡胶层和设置在橡胶层内的若干个弹簧,减震槽内还套设有上支撑座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座通过定位地钉固定在基坑内,保证地基的牢固稳定,并且通过下支撑座对定位地钉的压力能够使定位地钉固定牢固;减震垫的弹簧能够增强减震垫的结构强度,以及能够增加减震垫吸收震动能量的效果,同时根据支撑立柱的承载量可以对减震槽内减震垫的数量进行调整,保证对立柱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

2、上述机构在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设置了减震垫,减震垫内部为橡胶层和弹簧,当连接座带动上支撑座上下震动时,减震垫内部的弹簧结构可以减少振幅,而在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减震垫内部的弹簧承载了连接座上方的全部重量,在装置承载稳定的情况下,弹簧受力一直处于压缩状态,这可能会导致弹簧塑性变形或积累疲劳损伤,这会导致弹簧失去弹性,并最终导致弹簧破裂或失效,此外,地震反生时除了竖直方向上的震动还有水平方向的震动,而该装置没有考虑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震动,在实际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导致上支撑座不够稳固进而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弹簧持续受压导致失效,机构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可能导致倾倒。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上减震垫,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下减震垫。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中间和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基座的顶部位于连接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定位钉。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减震垫包括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三,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底部与基座的连接槽内部活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减震垫包括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二,所述第一橡胶层的顶部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顶部位于靠近伸缩杆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与基座镶嵌。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内壁位于靠近支撑座外壁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内壁位于阻尼杆下方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滑轮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另一侧与基座固定连接。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在支撑座与基座之间设置了两层减震垫,这两层减震垫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承重,弹簧保持伸展状态,当有竖直方向上的震动作用于支撑座时,支撑座下降可带动减震垫之间互相作用缓冲,进而达到防震效果,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大大减少弹簧受损概率,进而提升减震垫的使用寿命。

13、(2)在支撑座与基座之间设置了阻尼杆用以牵引支撑座,当地震发生时阻尼杆可以吸收和耗散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而增强结构在地震中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上减震垫(3),所述固定机构(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下减震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垫(4)包括第二橡胶层(401),所述第二橡胶层(4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三(402),所述第二橡胶层(401)的底部与基座(2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座(101),所述支撑座(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102),所述缓冲垫(102)的底部与基座(201)的连接槽内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垫(3)包括第一橡胶层(301),所述第一橡胶层(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二(302),所述第一橡胶层(301)的顶部与支撑座(1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的顶部位于靠近伸缩杆(211)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3),所述支撑杆(20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杠杆(206),所述杠杆(206)的一端与支撑块(210)转动连接,所述杠杆(20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207),所述滑块(20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筒(208),所述套筒(208)的外侧壁与基座(201)镶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的内壁位于靠近支撑座(101)外壁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阻尼杆(209),所述阻尼杆(209)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0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的内壁位于阻尼杆(209)下方滑动连接有滑轮(205),所述滑轮(205)的一侧与支撑座(101)转动连接,所述滑轮(20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204),所述弹簧一(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另一侧与基座(20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上减震垫(3),所述固定机构(2)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下减震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垫(4)包括第二橡胶层(401),所述第二橡胶层(4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三(402),所述第二橡胶层(401)的底部与基座(2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座(101),所述支撑座(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102),所述缓冲垫(102)的底部与基座(201)的连接槽内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垫(3)包括第一橡胶层(301),所述第一橡胶层(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二(302),所述第一橡胶层(301)的顶部与支撑座(10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薛正龙任洪亮李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兴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