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3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准干电化学方法,向堆叠结构的缝隙中填充少量的水,利用毛细管效应,润湿极片并自发形成局部“微型电解槽”,实现了无需电解槽电解,且通过堆叠接触及电感作用实现导电,打破了传统电化学方法对极片进行夹持导电的一贯策略,操作简单,可实现自动、连续地规模化;毫秒‑秒级放电处理时间,实现了正/负极材料和金属集流体的瞬时分离,不仅大幅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且连续生产效率高,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高效率且高品质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的回收,处理过程中材料损失量小至可忽略不计,回收率高、纯度高、结构无二次破坏,有利于后续再生处理或转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回收,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显著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水电、风能、太阳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在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系统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推动下,锂离子电池(lib)产量在过去十年中显着增长,不仅导致关键资源(如锂、钴矿物)短缺,而且5-10年后将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报废电池,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商业化的电池回收方法仍然是湿法和火法冶金,其采用元素回收策略,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整个回收周期,包括材料的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能耗高和排废多的问题。

2、近年来,基于活性材料回收和再生的直接回收法具有显著提高环保性、能源效率和盈利能力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材料回收作为上游工艺,回收效率与回收利润成正比,且回收材料的杂质含量和结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材料再生的工艺难度、成本和可行性。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率且高质量回收电池活性材料至关重要。然而,pvdf的强力粘合和压实引起的颗粒嵌入使得活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依次将阳极板、电池极片、阴极板堆叠放置,并在堆叠间隙间加水湿润,然后将阳极板与阴极板连接至电源的输出端进行快速放电处理,即实现电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条件为常温、常压、空气气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的层数为1-10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间隙包括阳极板与电池极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依次将阳极板、电池极片、阴极板堆叠放置,并在堆叠间隙间加水湿润,然后将阳极板与阴极板连接至电源的输出端进行快速放电处理,即实现电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条件为常温、常压、空气气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的层数为1-10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的准干电化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间隙包括阳极板与电池极片之间的间隙、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刚张豪程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