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27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吊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上侧均布有一组吊环;所述笼体一侧设置有笼门,且笼门底部与笼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笼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耳一;所述笼门表面靠近凸耳一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凸耳二;所述凸耳一和凸耳二的内部设置有插杆;使用时将插杆从凸耳一和凸耳二中拔出,然后转动笼门并将其放下,方便将建筑材料装入笼体内部,再将笼门合拢在笼体表面,然后将插杆重新插入凸耳一和凸耳二内部,从而将笼体侧面封闭,然后进行吊运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对建筑材料进行装卸,通过凸耳一、凸耳二和插杆控制笼门的开合,既操作简单又结构稳固,提高了吊运建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吊笼,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现场,经常需要上下运输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重量相当大,需要借助机械设备进行运输,现有技术通常是将建筑材料装入吊笼内,然后通过升降机和吊索对吊笼进行上下吊运,吊笼是一种笼状结构,由钢条或钢筋焊接而成。

2、但上述技术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吊笼通常为顶部开口,底部及四周侧壁封闭,此结构虽然较为牢固,但是吊笼普遍有一定深度,且吊笼上侧连接有多个吊绳,容易将吊笼的开口遮挡,不利于建筑材料的装卸,导致吊运建材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笼体上侧均布有一组吊环;所述笼体一侧设置有笼门,且笼门底部与笼体之间通过转销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笼体(1)上侧均布有一组吊环;所述笼体(1)一侧设置有笼门(2),且笼门(2)底部与笼体(1)之间通过转销(3)转动连接;所述笼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耳一(4);所述笼门(2)表面靠近凸耳一(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凸耳二(5);所述凸耳一(4)和凸耳二(5)的内部设置有插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底部内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7);所述侧板(7)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9),且底板(9)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笼体(1)上侧均布有一组吊环;所述笼体(1)一侧设置有笼门(2),且笼门(2)底部与笼体(1)之间通过转销(3)转动连接;所述笼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耳一(4);所述笼门(2)表面靠近凸耳一(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凸耳二(5);所述凸耳一(4)和凸耳二(5)的内部设置有插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底部内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7);所述侧板(7)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9),且底板(9)用于堆放建筑材料;所述底板(9)下方均布有一组转轴(10),且转轴(10)两端与侧板(7)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辊(11),且驱动辊(11)与底板(9)下侧贴合;靠近笼门(2)的一个所述转轴(10)通过电机(12)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对齿条(13);所述电机(12)驱动的转轴(10)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对齿轮(14),且齿轮(14)与齿条(13)一一对应并互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门(2)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组支撑辊(15)。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宋立凯韩特李建东刘军裴丕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