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24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漏极金属、N+衬底区、N‑漂移区、电流扩展层CSL;电流扩展层CSL位于N‑漂移区的上表面;P‑base区位于所述电流扩展层CSL的上表面;P‑plus区,N‑sourse区位于所述P‑base区的上表面,并相互并排;多晶硅真栅氧位于部分N‑source区、P‑base区、电流扩展层的上表面;多晶硅假栅氧位于部分P‑base区、电流扩展层的上表面;多晶硅真栅位于多晶硅真栅氧的上表面,多晶硅假栅位于多晶硅假栅氧的上表面;隔离氧位于多晶硅真栅的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器件功耗大大降低,有效抑制双极性退化问题,还具有优良的栅电容特性、反向恢复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具体涉及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电子系统中,sic mosfet内部的体二极管经常被用作续流二极管使用,但由于sic材料较大的禁带宽度,这会导致高的导通损耗。同时在双极运行期间,电子空穴的复合所释放出的能量会导致基面位错(bpd)生长,这会引发双极退化效应,因此体二极管不适合用作续流二极管使用。因此,这种传统的sic mosfet结构存在可靠性差、功耗高的问题,大大限制了碳化硅mosfet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潜在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传统sic mosfet体二极管无法用作续流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包括:

3、n-漂移区(3);

4、n+漏极区(2),位于所述n-漂移区(3)的下表面;

5、漏极金属区(1),位于所述n+漏极区(2)的下表面;

6、电流扩展层csl(4),位于所述n-漂移区(3)的上表面;

7、p-base区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侧p-base区(5-1)、中部p-base区(5-2)、右侧p-base区(5-3),均位于所述电流扩展层csl(4)的上表面;

8、n-source区分为左侧n-source区(6-1)和右侧n-source区(6-2),左侧n-source区(6-1)位于左侧p-base区(5-1)的上表面,右侧n-source区(6-2)位于中侧p-base区(5-2)的上表面;

9、p-plus区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侧p-plus区(7-1)、中部p-plus区(7-2)、右侧p-plus区(7-3),左侧p-plus区(7-1)位于左侧p-base区(5-1)的上表面和左侧n-source区(6-1)的左侧,中部p-plus区(7-2)位于中部p-base区(5-2)的上表面以及右侧n-source区(6-2)的右侧,右侧p-plus区(7-3)位于右侧p-base区(5-3)的上表面;

10、多晶硅栅分为两部分,多晶硅真栅(8)、多晶硅假栅(13);

11、栅氧也分为两部分,多晶硅真栅氧(9)、多晶硅假栅氧(12),多晶硅真栅氧(9)位于多晶硅真栅(8)的下侧,位于部分左侧n-source区(6-1)、左侧p-base区(5-1)、电流扩展层csl(4)及右侧n-source区(6-2)的上表面;多晶硅假栅氧(12)位于多晶硅假栅(13)的下侧,位于中侧p-base区(5-2)、电流扩展层csl(4)、右侧p-base区(5-3)的上表面;

12、隔离氧(11)位于多晶硅真栅(8)和部分多晶硅真栅氧(9)的上表面;

13、源极金属层(10),位于左侧p-plus区(7-1)、部分左侧n-source区(6-1)、隔离氧(11)、部分右侧n-source区(6-2)、中部p-plus区(7-2)、部分中部p-base区(5-2)、多晶硅假栅(13)、部分右侧p-base区(5-3)、右侧p-plus区(7-3)的上表面;

14、优选的,所述多晶硅真栅氧(9)厚度为40nm~150nm,多晶硅假栅氧(12)厚度为10nm~40nm。

15、优选的,所述多晶硅栅的材料为多晶硅,该多晶硅为n型掺杂,掺杂元素为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9~1×1020cm-3。

16、优选的,所述n-漂移区(3)为sic,掺杂类型为n型外延掺杂,掺杂元素为氮元素或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3~5×1016cm-3,厚度为5~30μm。

17、优选的,所述电流扩展层csl(4)为sic,掺杂类型为n型外延掺杂,掺杂元素为氮元素或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6~1×1018cm-3,厚度为0.5~5μm。

18、优选的,所述n+漏极区(2)为n型掺杂,掺杂元素为氮元素或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8~1×1020cm-3。

19、优选的,所述n-source区(6-1)、(6-2)为n型掺杂,掺杂元素为氮元素或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8~1×1020cm-3,厚度为0.5~1.5μm。

20、优选的,所述p-base区(5-1)、(5-2)、(5-3)为p型掺杂,掺杂元素为铝元素或硼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7~8×1017cm-3,厚度为0.5~1.5μm。

21、优选的,所述p-plus区(7-1)、(7-2)、(7-3)为p型掺杂,掺杂元素为铝元素或硼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8~1×1020cm-3,厚度为0.5~1.5μm。

2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当工作在第一象限时,p-base区在栅极加压下反型形成导电沟道,电流通过导电沟道流向电流扩展层,电流扩展层拓宽了电流沟道,加强了电流的导通能力。当mosfet工作在第三象限时,中部p-base区(5-2)、右侧p-base区(5-3)表面在多晶硅假栅(13)的作用下反型形成导电沟道,由于多晶硅假栅氧(12)厚度较薄,形成的肖特基超势垒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1v,远低于体二极管3v的开启电压,电流经过肖特基超势垒二极管,因此导通压降明显降低,同时也消除了双极退化效应。同时该器件结构也具有优秀的栅电荷特性、电容特性、反向恢复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真栅氧厚度为40nm~150nm,多晶硅假栅氧的厚度为10nm~40n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真栅和多晶硅假栅的材料均为多晶硅,该多晶硅为N型掺杂,掺杂元素为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9~1×1020cm-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扩展层为SiC,掺杂类型为N型外延掺杂,掺杂元素为氮元素或者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6~1×1018cm-3,厚度为1~5μm。

5.按照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漂移区为SiC,掺杂类型为氮元素或者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3~5×1016cm-3,厚度为5~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真栅氧厚度为40nm~150nm,多晶硅假栅氧的厚度为10nm~40n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栅sic 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真栅和多晶硅假栅的材料均为多晶硅,该多晶硅为n型掺杂,掺杂元素为磷元素,掺杂浓度为1×1019~1×1020c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田娄栗浩唐蕴贾云鹏胡冬青吴郁赵元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