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09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1)得出不同负荷工况下蜗壳进口、无叶区、顶盖下、尾水锥管进口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与第一次频幅值;(2)将不同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P/Maxoutput定义为负荷系数P<subgt;coefficience</subgt;;(3)将相同负荷工况下蜗壳进口、顶盖下、尾水锥管进口压力脉动分频幅值与无叶区压力脉动分频幅值的比值,定义为压力脉动分频幅值系数,分别为pp<subgt;coefficience‑ff</subgt;、pp<subgt;coefficience‑sf</subgt;;(4)以P<subgt;coefficience</subgt;为横坐标,分别以pp<subgt;coefficience‑ff</subgt;、pp<subgt;coefficience‑sf</subgt;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评估无叶区压力脉动的上下游传播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不同水头、不同负荷工况下机组内部压力脉动的测量数据,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出每个工况下不同测点压力脉动的主频幅值与第一次频幅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属于水电。


技术介绍

1、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是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的电源。

2、抽水蓄能机组因其结构紧凑和转轮相对扁平化,活动导叶与转轮的间隙相对较小,机组运行时活动导叶与转轮之间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动静干涉。一般而言,动静干涉的影响随着机组负荷的逐渐增大(导叶开度逐渐增大、机组流量逐渐增大、活动导叶与转轮的间隙逐渐减小)而愈发强烈,动静干涉引起的无叶区(活动导叶与转轮之间的区域)压力脉动会向上下游进行传播,向上游传播历经活动导叶、固定导叶、蜗壳、压力引水钢管直至上库,向下游传播历经顶盖、转轮、尾水锥管、尾水肘管直至下库。对于抽水蓄能机组内部流道的压力脉动测量而言,典型测点布置为:蜗壳进口1个、无叶区1个、顶盖下1个、尾水锥管进口1个。如何准确评估因动静干涉引起的无叶区压力脉动的上下游传播特性是考量抽蓄机组水力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

3、通过查阅公开发表的文献可知,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水头、不同负荷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不同测点的压力脉动分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抽水蓄能机组无叶区压力脉动上下游传播特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伟孙铭君刘扬李海玲陈柳姜明利任绍成于纪幸曹卫华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