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锚定系统以及使用所述锚定系统安装浮动平台的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锚定系统以及使用所述锚定系统安装浮动平台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99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8
一种用于浮动平台的锚定系统,其使用附接至海床(5)的锚线(200)消除所述浮动平台的俯仰和滚动运动,所述锚线由所述浮动平台(100)的多个滑轮或旋转固定装置(2、3)支撑并且全部连接于悬挂在所述浮动平台(100)上的公共配重(1)中。每条锚线(200)包括直接子线(200d)和交叉子线(200c),这些子线保持所述配重(1)始终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中心轴线(300)相对应地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描述一种无需特殊船舶帮助将所述浮动平台安装在其目的地的新颖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定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锚定系统对象包括浮动平台(例如,支撑风力涡轮机)和至少一对锚线(例如,锚索或锚链),所述锚线被配置成通过每条锚线的至少一个底部区段将浮动平台固定或锚定至海床(例如打入海床的桩,或沉积在海床上的底部重物或锚环)。

3、每条锚线还包括附接至配重的中心区段。

4、每一对锚线包括布置在穿过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中的两条锚线。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这些锚线分别位于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5、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优选地限定浮动平台的径向对称性。

6、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例如,滑轮),其中每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固定至浮动平台的第一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浮动平台的所述第一点处将每条锚线固定至浮动平台,从而允许锚线在所述第一旋转固定装置上滑动。

7、作为一个新颖的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锚定系统对象中:

8、-每条锚线包括至少一条直接子线和一条交叉子线。这些子线是至少在其底部区段平行延伸的链条或缆线。每条直接子线从第一旋转紧固装置延伸至配重,而不穿过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每条交叉子线从第一旋转紧固装置穿过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延伸至配重。第一旋转紧固装置可以例如由具有两个滑车轮的滑轮(用于两个锚定子线的通过/滑动)形成,或由一组两个滑轮形成。

9、-所述系统针对每条锚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固定装置(例如,滑轮),其中每个第二旋转固定装置固定至浮动平台的第二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浮动平台的所述第二点处将每条锚线的每条交叉子线固定至浮动平台,从而允许交叉子线在所述第二旋转固定装置上滑动,使得每条交叉子线首先穿过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从第一旋转固定装置延伸至配重,然后在第二旋转固定装置上滑动。

10、通过上述锚定系统,相对于例如文档es2629867 a2中描述的其他锚定系统消除或显著地减小浮动平台的俯仰和/或滚动,同时使浮动平台自由竖直移动,还允许受限的水平运动。

11、通过上述锚定系统,机械地简化在现有技术中借助于滑轮和缆线在其他锚定系统中使用的滑轮系统。由于没有与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对应地定位的中心滑轮,因此锚定系统更简单,此外构成所述系统的所有臂的所有中心滑轮几乎不在同一点重合。

12、另外,通过上述锚定系统,消除了由于波浪导致平台水平运动而引起的中心配重的摆动运动特性。

13、同样,通过上述锚定系统,在平台的船体(主结构或中心结构)中不需要中心井,中心井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通过锚线的中心区段(保持中心配重的那些部分)是必要的。

14、优选地,浮动平台针对每一对锚线包括一对突出结构臂。因此,每一对突出结构臂包括相对于浮动平台的中心轴线对称定位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每个突出结构臂附接至浮动平台的主结构(或船体)。每个突出结构臂从附接至浮动平台的主结构的第一端径向地延伸至突出到浮动平台外部的第二端。因此,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与第一臂的第二端相对应地固定至浮动平台,并且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固定装置在与第二臂对应地定位的点处固定至浮动平台。

15、浮动平台的主结构(或船体)可以具有圆柱形、圆锥形或锥形轴形式的形状。另外,锚定系统可以包括连接至此主结构的多个辐条,其中在每个辐条的每个自由端处存在漂浮元件。这些漂浮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浸没室。

16、浮动平台的主结构(或船体)可能缺少在其端部具有浮动元件的前述辐条。然而,具有轴形几何形状的主结构或船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漂浮元件。此至少一个漂浮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17、浮动元件提供浮力,并且当浮动元件可浸没时允许浮动平台被移动或拖曳至其安装位置或地点,同时重量减轻,随后浸没对应浮动元件以向锚索提供张力,从而增加其稳定性。

18、当漂浮元件位于附接至轴的辐条的端部时,结构特别稳定,并且适当地保证漂浮平台在安装操作中的稳定性。

19、作为轴形几何形状的替代,浮动平台的主结构(或船体)可以包括环形几何形状,所述环通过辐条附接至圆柱形、圆锥形或锥形轴。此主结构可以构成浮环(浮子或环形漂浮元件)。此浮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浸没室。

20、这种浮环形式的结构也为浮动平台提供了极大的稳定性。

21、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旋转紧固装置(例如,滑轮)。每个第三旋转固定装置固定至浮动平台的第三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浮动平台的所述第三点处将每条锚线的每条直接子线固定至浮动平台,从而允许直接子线通过所述第三旋转固定装置滑动,使得每条直接子线从第一旋转固定装置延伸至配重,从而穿过第三旋转固定装置并通过第三旋转固定装置滑动。

22、此第三旋转固定装置允许直接子线在平行于突出结构臂之一的中间区段中延伸,使得中心区段(从第三旋转固定装置引导至配重)更接近于浮动平台的配重的中心轴线延伸。

23、另外,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引导装置(例如,滑轮或有凹槽轮),其中每个旋转引导装置固定至浮动平台的第四点并且被配置成引导每条锚线的交叉子线的路线,允许交叉子线通过所述旋转引导装置滑动,使得每条交叉子线在第一旋转固定装置与第二旋转固定装置之间延伸,穿过旋转引导装置并通过旋转引导装置滑动。

24、此旋转引导装置允许交叉子线在其从第一旋转固定装置通过中心轴线到第二旋转固定装置的路径中避开障碍物。通过此旋转引导装置,可以防止所有锚线的交叉子线相互碰撞,或交叉子线与浮动平台的主结构碰撞。

25、优选地,每条锚线的每个底部区段包括浮标,所述浮标将底部区段分为在海床与浮标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浮标与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

26、上述特征有利于浮动平台的安装,因为附接至底部区段的第一部分(具有浮标)的底部重物、桩或锚环可以在预安装操作中布置(一旦已经选择浮动平台的位置),随后当浮动平台和配重已经移动到安装地点时,将底部区段的第二部分直接连接至浮标。

27、还优选地,锚定系统的配重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的漂浮室。此特征还有利于配重的运输(可以在不浸没的情况下以更轻的重量运输),并且还有利于当填充至少一个可浸没的漂浮室时对锚线逐渐施加张力。

28、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锚定系统安装浮动平台的方法。

2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浮动平台对象的方法包括:

30、-将至少一个锚和/或至少一个底部重物,和/或至少一个锚环和/或一组桩在浮动平台的位置或安装地点下方定位和/或锚定至海床;

31、-将浮动平台和配重移动至其安装位置,其中在不浸没的情况下定位至少一个浸没室;

32、-将每条锚线的底部区段的自由端:

33、o固定到至少一个锚和/或至少一个底部重物,和/或至少一个锚环和/或一组桩,或

34、o固定至浮标,所述浮标先前通过锚线的底部腿的第一部分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定系统,其包括浮动平台(100)和至少一对锚线(200),所述锚定系统被配置成通过每条锚线(200)的至少一个底部区段(8)将所述浮动平台(100)固定或锚定至海床(5),其中每条锚线(200)还包括附接至配重(1)的中心区段(6),其中每一对锚线(200)包括布置在穿过所述浮动平台(100)的中心轴线(300)的平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中心轴线(300)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两条锚线(200),其中所述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其中每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第一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第一点处将每条锚线(200)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从而允许所述锚线(200)沿着所述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滑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100)针对每一对锚线(200)包括一对突出结构臂(12),其中每一对突出结构臂(12)包括相对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中心轴线(300)对称地定位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2b),其中每个突出结构臂(12)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主结构(400),其中每个突出结构臂(12)从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的所述主结构(400)的第一端(121)径向延伸至从所述浮动平台(1)向外突出的第二端(12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与所述第一臂(12a)的所述第二端(122)相对应地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固定装置(2)在与所述第二臂(12b)相对应地定位的点处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主结构(400)包括呈圆柱形、圆锥形或角锥形轴形式的几何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主结构(400)的多个辐条(600),其中在每个辐条(600)的每个自由端处存在漂浮元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元件(500)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400)包括至少一个漂浮元件(5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漂浮元件(500)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主结构(400)包括环形几何形状,所述环通过辐条(600)连接至圆柱形、圆锥形或角锥形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400)构成浮环(7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环(700)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200)至少包括第三旋转固定装置(2d),其中每个第三旋转固定装置(2d)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第三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第三点处将每条锚线(200)的每条直接子线(200d)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00),从而允许所述直接子线(200d)沿着所述第三旋转固定装置(2d)滑动,使得每条直接子线(200d)从所述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延伸至所述配重(1),穿过所述第三旋转固定装置(2d)并沿着所述第三旋转固定装置滑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200)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引导装置(11),其中每个旋转引导装置(11)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第四点并且被配置成引导每条锚线(200)的所述交叉子线(200c)的路线,从而允许所述交叉子线(200c)通过所述旋转引导装置(11)滑动,使得每条交叉子线(200c)在所述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与所述第二旋转固定装置(2c)之间延伸,穿过所述旋转引导装置(11)并沿着所述旋转引导装置滑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锚线(200)的每个底部区段(8)包括浮标(9),所述浮标将所述底部区段(8)分成在所述海床(5)与所述浮标(9)之间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浮标(9)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之间延伸的第二部分。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1)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1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锚定系统,其包括浮动平台(100)和至少一对锚线(200),所述锚定系统被配置成通过每条锚线(200)的至少一个底部区段(8)将所述浮动平台(100)固定或锚定至海床(5),其中每条锚线(200)还包括附接至配重(1)的中心区段(6),其中每一对锚线(200)包括布置在穿过所述浮动平台(100)的中心轴线(300)的平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中心轴线(300)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两条锚线(200),其中所述锚定系统针对每条锚线(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其中每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第一点,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第一点处将每条锚线(200)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从而允许所述锚线(200)沿着所述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滑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100)针对每一对锚线(200)包括一对突出结构臂(12),其中每一对突出结构臂(12)包括相对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中心轴线(300)对称地定位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2b),其中每个突出结构臂(12)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00)的主结构(400),其中每个突出结构臂(12)从附接至所述浮动平台(1)的所述主结构(400)的第一端(121)径向延伸至从所述浮动平台(1)向外突出的第二端(12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旋转固定装置(3)与所述第一臂(12a)的所述第二端(122)相对应地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旋转固定装置(2)在与所述第二臂(12b)相对应地定位的点处固定至所述浮动平台(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100)的所述主结构(400)包括呈圆柱形、圆锥形或角锥形轴形式的几何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主结构(400)的多个辐条(600),其中在每个辐条(600)的每个自由端处存在漂浮元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元件(500)包括至少一个可浸没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400)包括至少一个漂浮元件(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奥·路易斯·加西亚·费兰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加泽尔风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