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95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包括:三通连接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中三通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使用时,将插入患者气管切开处的气管切开套管与第三连接管连接,然后用嘴含住第一管路的一端;通过鼻子吸入空气到口腔,一部分进入气管,另一部分通过气管切开套管进入气管,通过鼻子吸入到口腔内的空气,鼻子和口腔会对空气进行加温加湿,对患者气道起到湿化作用,不存在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的情况;外界气体经患者鼻腔进入,会经过患者自己的鼻腔过滤系统,进行自体生理性过滤防护,因而不易使患者的呼吸道发生感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湿化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会限制患者的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道湿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是在气管上切开一个小孔以通气,这个小孔被称为气管切口或气管造口。在行气管切开术时,医生会在患者的颈部切口,暴露出气管,再用工具将气管切开,形成一个小孔,然后插入气管切开套管,以确保气道通畅,用于连接到呼吸机或其他通气设备上;在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监护和护理,以确保气道通畅和呼吸稳定。在恢复期(即保留气管切口,逐渐减少机械通气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2、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即恢复期)的气道管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焦点,而气道湿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适宜的气道湿化对预防感染、促进气道廓清、保证气道通畅和提高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与实践多局限在如何采用外界干预进行被动湿化,比如为患者配置间歇气道湿化装置或持续气道湿化装置。间歇气道湿化装置一般包括注射器、滴瓶、雾化器和喷瓶等,其原理是向患者气道间歇滴入或喷入湿化液;而持续气道湿化装置一般包括微量泵、输液泵、输液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为内螺纹结构,所述气管切开套管(4)的体外端设置有适于旋入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的外螺纹连接件(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连接端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环槽(131),所述气管切开套管(4)的体外端设置有适于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所述连接环槽(131)位置的套接连接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为内螺纹结构,所述气管切开套管(4)的体外端设置有适于旋入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的外螺纹连接件(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连接端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环槽(131),所述气管切开套管(4)的体外端设置有适于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所述连接环槽(131)位置的套接连接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口含嘴(6),所述口含嘴(6)结构为中空且两端开口设置,其中一个开口位置为口含部(61),另一个开口位置为口含嘴连接部(62),所述口含嘴连接部(6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鹤王光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