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82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6
本公开关于一种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氮化铝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铝源、碳源和原位活化剂按照摩尔比为1:(0~5):(0.1~5)混合获得反应前驱体;原位活化剂为三聚氰胺;2、将反应前驱体置于第一坩埚中,将第一坩埚放置在管式加热炉的恒温段;将非原位活化剂三聚氰胺置于第二坩埚中,第二坩埚放置在管式加热炉的靠近进气口一侧的非恒温段;反应前驱体与非原位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0.5~5);在氮气气氛、1000~1500℃下碳热还原反应获得混合粉体;3、将混合粉体脱碳,获得氮化铝纳米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纳米氮化铝的制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氮化铝陶瓷具有高热导率、线膨胀系数与硅接近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模块电路及大功率器件的理想散热基板材料。氮化铝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巨大。氮化铝陶瓷制品的性能取决于氮化铝粉体的特性。合成杂质(尤其是氧杂质)含量少、烧结活性高的氮化铝粉体是提高氮化铝陶瓷的热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关键。而高烧结活性则需要粉体具有纳米尺寸的粒径且分布均匀。目前,氮化铝粉末常见的制备方法有:铝粉直接氮化法、氧化铝粉碳热还原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等离子体法等。其中,碳热还原法是最常用的制备高性能氮化铝粉体的方法。但该方法工艺过程温度高、时间长,导致后续烧结成瓷需要更高的温度,能耗高,成本高。为此研究人员通过湿法混合、低温燃烧法、高能球磨等方法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参考文献:ceram.int.2018,44,5774;j.alloys compd.2012,530,144;powder technol.2013,247,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铝源、碳源和原位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1~3):(0.2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铝源、碳源和原位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所述非原位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铝源、碳源和原位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1~3):(0.2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铝源、碳源和原位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反应前驱体与所述非原位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双重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铝源为铝氧化物或铝氢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王良杜盼盼史颖颖张于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