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54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螺栓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弧形传输管,所述弧形传输管内腔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弧形传输管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稳定防脱组件。本技术通过圆周驱动组件、雾化喷头和弧形传输管配合使用,能够由驱动电机工作驱动下,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使得雾化喷头圆周转动而保证喷雾均匀性,进而起到良好的抑尘防尘作用;通过T型环槽、T型环块、固定环和加固套配合使用,能够对弧形传输管圆周转动进行定位引导,以保证弧形传输管动作稳定性,整体抗变形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保持井下巷道清洁,杜绝煤尘堆积,净化巷道空气,防止粉尘危害,则会使用到防尘装置进行喷雾抑尘处理。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068604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包括主框架和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上开设有防尘门,所述主框架上方设置有滑动顶梁,所述滑动顶梁的两端固定有垂直连接臂,所述滑动顶梁通过垂直连接臂与主框架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顶梁与主框架顶部之间连接有抗伸缩弹簧,所述顶梁上固定有喷雾装置,所述防尘网上还开设有风筒孔、皮带孔和电缆孔。本技术安装简单方便,且设备移动便利。大大提高了防尘装置的抗变形能力,保证除尘装置在巷道中长期稳定高效使用。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设备耐久用的优点,可有效提高矿井防尘水平,保障煤矿工人身心健康。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该装置中喷雾角度固定,实际喷雾范围受限,不能对巷道中粉尘进行均匀性抑尘降尘处理,存在喷雾死角容易导致部分粉尘飘荡,降低了防尘装置的实用性。p>

4、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左右两侧均螺栓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7),所述固定架(1)顶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弧形传输管(10),所述弧形传输管(10)内腔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8),所述弧形传输管(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稳定防脱组件(9),所述弧形传输管(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顶部安装有圆周驱动组件(2),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安装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表面套设安装有电磁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左右两侧均螺栓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7),所述固定架(1)顶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弧形传输管(10),所述弧形传输管(10)内腔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8),所述弧形传输管(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稳定防脱组件(9),所述弧形传输管(1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架(1)的顶部安装有圆周驱动组件(2),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安装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表面套设安装有电磁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雾化喷头(8)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弧形传输管(10)的表面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与固定架(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防脱组件(9)包括固定环(903),所述固定环(903)位于固定架(1)的底部与弧形传输管(10)的顶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抗变形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903)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潮胡冲付京陈晓永秦鹏和燕波董涛史建杰王璞王玉强王国旗孙少龙张龙吴磊刘海哲李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牛儿庄采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